挽蒲古城 碧野




泰国讲的是“佛历”。今年泰国是佛历二五二六年。二月底这一天,旱睛之日,阳光灿烂,我们去泰国闻名的挽蒲古城。
挽蒲古城占地五百多“莱”,泰国一“莱”等于中国的五点四亩。就是说,挽蒲古城面积有两三千亩广阔。
这古城,溪水盘绕,林木葱茏,花草茂盛,遍植热带乔木和鲜花。此时正值泰国旱季高温,但一进入古城,就感到空气特别凉爽。
建筑这挽蒲古城,是在这两三千亩的土地上构成泰国领土的形状。内分四个区域,即南部、中部、北部和东北部,整个像泰国缩小的模型。
挽蒲古城是集中泰国的名胜古迹于一地。游一次这古城,就能够饱览泰国绮丽的风光。
在挽蒲古城东北部那靠“国境”的地方,崛起一座高山峭壁,气象森严,矗立云天。“国境”的内侧,是古树怪石,泉水淙淙,曲径盘旋;但是外侧是没法攀登的,这是“国境”的险处,显示泰国东北部的天然屏障的坚固。人们是怎样用巨岩乱石把它累积成峰的,这是一个谜,一个奇迹,但同时却也表现出泰国人民坚强的毅力。
泰国,北有湄公河,南有湄南河,在这两条巨流两边,又有像叶脉似的众多支流,是一个水网密布的国家。在古城内,第一个引人注目的是水上市场。泰国人民自古以来善于划舟在水上做买卖。这水上市场港叉弯曲幽深,水滨亭阁参差,台树临流,水风习习,曲栏映着波光。水上市场轻波荡漾,浮动着用巨大柚木挖成的独木舟。这种独木舟的巨大抽水,现在在泰国的热带森林中已经很少能够看见了。
在水上市场的码头上,建有泰国式的房屋,而最令人惊喜的是,还有竖立着一格格药柜的中国式药铺。这中药铺浑厚古朴,好像还能闻到一股药香,使人顿生亲切之感。
因为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在古城内,建筑得最多的当然是经堂和宝塔。有的钟楼和经堂是从原地搬迁而来的。有一座寺院,是仿造的,屋顶用的全是抽水做成的瓦,千重万叠,像密密的鱼鳞。泰国的殿宇房屋的建筑,屋顶多是企立,倾斜度几乎垂直,形成尖顶。因为每当雨季到来的时候,大雨倾盆,屋顶越倾斜,雨水就越能直流而下,不损坏建筑物。这座寺院,用的抽水瓦,抽水坚实,不怕雨水,不怕虫蛀,更能保持百年完好。每块都雕有花纹,价值是难以计算的。
有一座吊脚经楼,像鸳鸯静静地伫立在水中。这经楼满藏珍本经书,建立于池塘中,四周绕以绿水,微风过处,泛起涟漪,很有琼楼秘阁的气概。出入经楼,要驾驶小船来往,轻桨缓划,水木扬波,安适恬静。这水中奇异的建筑物,可以防白蚁,保藏至为珍贵的贝叶经。
而古城中的一座座宝塔,形状各异,有尖顶的,有圆顶的,有方顶的。有的塔形更加特殊,有一座塔顶像佛手,指尖朝天,好像在承接甘露,给人一种“我佛慈悲”的感觉,充分表现出宗教艺术的魅力。
最生动的是,一群石马嬉逐于浪花飞溅的瀑布边。瀑布从石山上冲泻而下,水沫濛濛,映着阳光,显出虹彩。石马形态逼真,有的鬣鬃飘曳在奔驰,有的前蹄高举在跳跃,有的昂首在冲瀑布,有的低头在饮水。水声哗哗,群马奔驰,蔚为奇观。据说,这是以印度婆罗门神话传说而雕塑的,远望很容易误认为真马,艺术水平高超,这是泰国艺术家的精心杰作。
瀑布远远地汇入一个湖,湖边碧草芊芊,花树红鲜。沿湖岸上出现不少石头雕像,有骑长角鹿的,有骑水牛的,表情慈善,安详自在,倒映水中,栩栩如生。听说,这是一些值日神只,吉祥之兆。每周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都有一个神只值日,保佑国泰民安。
在离开挽蒲古城之前,我们观赏了富于宗教色彩的古典神鸟舞。这种舞,由两个泰国少女在树下演出。天是帷幕,地是舞台。两个泰国姑娘金冠绣襦,翩翩对舞。她俩舞姿柔美,眉目传情,博得了我们的掌声和笑声。
把泰国的名胜古迹集中在一起的挽蒲古城的建筑,其工程规模之大,是非常惊人的。这不仅是出于一种大胆的设想,而且是一种艺术的精湛表现,更重要的是表明一种豪情满怀的爱国行动。现在,挽蒲古城建立已经二十年了。这是由一个名叫叻·维里亚潘的泰国富豪慷慨捐献巨资建造而成的。人们是怀着敬意在纪念这位有远见卓识的爱国者的。
挽蒲古城的建筑群代表着泰国的文化精华和光荣历史。远则八百年,近则三百年,这段泰国历史和文化都形象地再现于挽蒲古城了。
建立挽蒲古城,是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使泰国的历史文化延绵不断。它的用意,是让现代的泰国青年以至后代的子子孙孙都珍重自己国家的光荣历史和瑰丽的文化,而感到无限的骄傲和自豪。


碧野(1916-),广东大埔人,作家。有报告文学集《北方的原野》,短篇小说集《流落》,长篇小说《阳光灿烂照天山》,散文集《在哈萨克牧场》、《月亮湖》等。



www.tingbook.com
天方有声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