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武陵山区纪游
从索溪峪登天子山,山崖陡立,林木森森,小径曲折,磴道盘旋。虽然山高风冷,但人们爬山,仍然汗湿衣衫。在喘息中歇脚,可以听见四山鸟雀的啁啾,可以采摘崖边的野花闻香,还可,以掬崖壁上漫流的清泉解渴。 爬山辛苦,但也充满了野趣。那背衬蓝天、凌空开启的是“天门”。远望,“天门”像一面镌刻得很精巧的镜子,镜框是高耸的岩头,镜面是蓝天白云。登“天门”,山径像九曲回肠,磴道像万级天梯。但人们望见“天门”,总想一鼓作气攀登上去。 上到“天门”,天风吹拂,周身凉爽,汗气全消。这“天门”,是山崖久经风雨剥蚀,亿万年来只剩下一座中空的巨岩,两柱对立,一梁横架,形成了一个“门”字。 坐在“天门”上歇息,回头饰览,群山蛰伏。那索溪峪的骆驼峰,像骆驼来自万平莫北。风尘仆仆:那十里画廊的峰林,像出现眼底的万缕烟云,在轻轻浮动。 幻觉会使人精神升华,会使人心灵默化。停留在“大门”,遥看千里山川,仰望万里云天,视野无边开阔,心胸无限开朗。好像自己不是跋涉在天地间,而是翱翔于太空中。 竭尽脚力爬上了高高的天子山,这才发现天子山是造山运动中的一个奇迹。原来、子山不是一座高峰,而是平顶的,方圆百里,像一片平原。 这座湘西平顶的大山,被誉为天子山,是很贴切的。古帝王戴的平天冠是平顶的,天子山的前后山上的明崖、瀑布、绿树、山花、野果,不就是平天冠的珠串流苏吗。 站立天子山环望,四周的武陵山尽入眼帘。那苍茫的远山像天边的海涛,奔腾跳荡;那突起于群山之上的翠绿的峰林,像钢锥直刺青天。高山深谷,天地无边,这大自然的浑雄气派,何等壮观! 更奇特的是,在天子山高台的中心,地层突然下陷,形成几十里的山谷。这巨大的山谷名为“西海”。“西海”云雾迷茫,沿岸峭壁耸峙,深不见底,内有千百峰林在云雾中突起,看不到山根,只见古松倒挂峰林,气象万千。 这生长在峰林崖头上的古松,树干倒挂,技柯横斜。云雾的湿润使它们能够生长在岩缝石隙间,树身虽小,但根部发达。松树皮赤鳞龟裂,而针叶青青。这许多赤松,每一棵都生长在峰林之巅,经受了百载千年的风霜。它们在石缝中盘根,在缺水的恶劣环境里生长,它们的生命力多么顽强! 如果是遇到白天下雨,雨后天 晴,在东升的旭日或西斜的夕阳下,你眼前就会展现一幅绚丽的图画:周围山岚清新鲜绿,一条彩虹横贯长空。这时,在于柱峰林的谷底水汽蒸腾,徐徐升起一缕缕乳白色的云纱,然后在峰林之间聚成白云,冉冉地飞向高空。 云纱从谷底升起,缭绕千峰,形成一个个像白浪滔滔中的岛屿。峰林顶巅浮出云间,山谷幽深,无路可寻,千秋万载,谁也不敢下去。 有一条小路通过半岛似的山崖陡壁,伸入深谷之上。这是带着神秘色彩的“神堂湾”。神堂湾的峭岩上,生长古松,下临万丈深渊,云雾茫茫,深不可测。不知道是空谷传喜,还是出于错觉,只听见下面好像有狂风的呼啸声,恶浪的奔腾声,猛兽的咆哮声。天造地设,深渊之上架着一块巨岩,坐在岩头俯视谷底烟云,听万籁齐鸣,也是一种大自然的乐趣。 上得天子山来,从东头走到西头,绕行“西海”一角,二三十里。小路在巉岩乱石间弯弯曲曲延伸,时而山崖迎面陡立,时而脚底泉水漫浸。山路难行,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不久,这里将开辟通汽车的公路,而且将在汽车不能通行的地方,开辟马车道。到了那个时候,为了悠然观山景,汽车慢行,蹄声嘚嘚,人声欢笑。 天子山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管辖。当马儿响着铃铛在山路上小跑的时候,驾驭它的身穿土家族的或苗族盛装的小伙子或姑娘。姑娘们彩丝缕织的衣服在闪光,环珮随着马铃在叮当,这该是多么动人的情景啊。 现在,人们徒步行走在“西海”边,别有一番情趣。虽然旅游者来自祖国各地,甚至有的来自异国,服色不同,语言各异,但这美丽的山川使人精神升华,爱美之心使人们的感情密切地联结在一起。 不论在山塆,在崖角,或是遥遥相见,或是发现奇观异景,大家彼此呼唤,远传近接,声震山林。无形中,这成了旅游者传递信息的方法。更有的是,在山行中,可以发现面前的树枝上挂着一条花手绢。花手绢在风中飘动,招人认领。不知道这是哪一个粗心的小伙子或姑娘遗失的。花手绢有色有香,逗人喜爱。它被半开玩笑地挂在树枝上,但却体现出物轻义重的人心美。 旅游培养人的品德。山行暑热,汗湿衣衫。沿途出现阴凉的大山洞,是人们歇脚的好地方。这一队旅游者看见另一队旅游者的到来,立即空出最阴凉的一角,让后来的人乘凉。 谁饥饿了吗?我的挎包里有干粮,谁口渴了吗?我的水壶里有泉水。旅游者虽只有一面之交,但却好像是多年的老朋友,彼此不分,情同手足,甘甜与共,欢乐与同。 过神堂湾继续沿着"西海"往西走,林木青翠,山路在绿荫中弯弯曲曲出没。 清晨,人们从天子山东头接待站踩着露珠上路,太阳偏西才到达天子山西头的接待站。 天子山西头的接待站,位于天子山峡谷之上,峰林矗立。远处,传来隆隆的炮声,那是修路工人在修筑上山公路。不久,汽车就可以从天子山背后盘旋上山了。 接待站是天子山的风景点,周围种植着大面积的果园。木瓜的香甜,桃子的清甜,李子的脆甜,山林果园的溢香流芳,使刚刚进入接待站的旅游者心旷神怡。 接待站的年轻姑娘们都是高中毕业生。她们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既活泼又热情。她们提来泉水让游客抹汗。泉水照得见人影,洁净而清凉。当旅游的客人们坐在长廊上迎着山风休息的时候,姑娘们端来一杯杯醇香的云雾茶,让客人们解渴。最后,她们用托盘给游客们送来了桃子和李子。桃李用泉水洗得干干净净,在托盘里闪着水珠光,诱人品尝。大家争先尝了尝天于山出产的甜桃脆李,觉得满口清香,个个竖起大拇指,笑着向姑娘们道谢。 入夜,山林寂寂,圆月东升。月光如水,山林深处偶而传来鸟雀的夜鸣。就在这神秘而美妙的夜晚,天子山上飘起了嘹亮的歌声。这是姑娘们在为旅游者们表演土家族、苗族、壮族和白族的民间舞蹈和演唱民歌。姑娘们的舞姿优美,歌喉婉转,带着湘西少数民族的风韵和浓郁的感情。 夜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夜归寝,梦魂仍迷恋在轻盈的舞步和甜蜜的歌声中。
碧野(1916—),广东大埔人,作家。有报告文学集《北方。的原野》,短篇小说集《流落》,长篇小说《阳光灿烂照天山》,散文集《在哈萨克牧场》、《月亮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