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三次电话 金明和戈亮象两位旅客似的走进居安旅馆,迳直来到旅客登记处。 服务员给金明一张空白的旅客登记表。金明拿出自来水笔,在登记表上写道: “我们是公安局的,找郑树德同志。” 服务员是个机灵的小伙子,他把旅馆住宿证交给金明时,证里夹着一张纸条,写道: “郑在114。” 金明和戈亮拎着旅行袋,来到了114房间。那是经理办公室。金明和戈亮进去后,随手关上了房门。 郑树德是一个四十多岁中年男人。他见到金明和戈亮,仿佛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落了下来,显然,他一直焦急地等候着金明和戈亮的到来。 郑树德低声地汇报了情况: 最早发现朱霞可疑,就是门口旅客登记处那位机灵的小伙子。 朱霞向小伙子说,她有点神经衰弱,夜里睡不好,最忌嘈杂,希望给她一个安静点的房间。小伙子就把301房间,给了朱霞。 301房间在第三层楼最里头的一个房间。它隔壁的303房间与对面的302房间,都空着没人住。小伙子把朱霞安排在301房间之后,不再让302、303房间住人了。这位机灵的小伙子知道,如果朱霞真的是公安局追捕的对象,那么302、303房间肯定要另派用场的。 小伙子在安排好朱霞的住宿之后,马上向经理郑树德报告了敌情。郑树德一方面给金明打了电话,一方面关照旅馆里有关工作人员密切注意朱霞的动向。 郑树德正说着,方芳推门进来了,提着一个收录两用机,说道: “朱霞在301房间,打过三次电话。这是录音。”说完,播放了录音: 第一次是打给“4976065”。 “哪里?”女声。 “手套一厂技术科。找谁?”男声。 “找黄海生同志。” “黄海生?他到二厂去了。” “喔……”电话挂断了。 第二次是打给“7408876”。 “哪里?”刚才的女声。 “你哪里?”女声,反问道。 “我找王德远同志。” “他在开会。你有什么事,我可以转告。” “过一会儿,我再打电话给他吧。”电话拴断了。 这下子,又突然冒出来两个新的嫌疑对象——黄海生和王德远。 第三次是打给“5123975”。 电话接通之后,先是沉默了一会儿。 “是延龄吗?”女声。 “喔,你是永生!我已经在路上。”低沉的男声。 “我住在‘市委’,103房,电话7129408.”电话挂断了。 在这三次通话中,显然,最后一次的内容最为重要。意味着一个名叫“延龄”的男人,正朝松明县进发,要与朱霞接头。 “朱霞正在301房间里,是不是先把她抓起来?”郑树德十分焦急地问道。 “不,切切不可惊动她。”金明摇头说道,“她已是瓮中之鳖,不必抓她。我们应当放长线,钓大鱼!” 黄海生是谁?王德远是谁?那个名叫“延龄”的男人又是谁?他赶到松明县要干什么? “电子114” 金明将微型半导体报话机的拉杆天线收好之后,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香烟盒大小的方盒子。一揿按钮,盒盖自动揭开,露出一排刻有“0”、“1”、“2”、“3”、“4”“5”、“6”、“7”、“8”、“9”等数字以及英文字母的按键,还有一个暗绿色的显示屏,看上去很象一只微型电子计算器。 其实,这是金明和戈亮研制成功的微型电子资料查索器,简称“电子114”。差不多每一个公安侦察员身边,都备有这么一只小方盒。以备在执行侦察任务时迅速查索有关资料。比如,案情与某某路某某号的居民有关,只消把某某路用汉语拼音文字写出来,按动字母键和数字键,显示屏上立即出现亮绿色的文字,告知这户居民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又如,查获某一个与案件有关的电话号码,欲知这是哪儿的电话,只消照电话号码按动数字键,以显示屏上可以迅速获知这电话用户的名字。再如,一辆与案情有关的汽车一闪而过,侦察员看见了车号,欲查是谁的汽车,只消照汽车车号按动数字键,便可获知汽车驾驶员的姓名……这只小小的方盒,能象电话局的查号台“114”,一样解答有关问题,所以被侦察员们誉为“电子114”。 此刻,金明用“电子114”查询什么呢? 金明先是旋钮拨在“电话”两字上,查询“7408876”——朱霞第二次拨的电话号码。 显示屏上出现了答案:“滨海市中医学院打字室。” 奇怪,朱霞找中医学院干什么? 接着,金明查询了“5123975”——朱霞第三次拨的电话号码。 显示屏上出现了答案:“80一2567649号汽车上的电话。” 这是一辆什么汽车呢?金明把旋钮拨在“车号”两字上,然后照“8o一2567649”按动数字键。 显示屏上出现了答案:“黑色‘奔鹿牌’轿车,私人汽车,驾驶员韩玉磷,临潮县丰收渔业公司。”显然,那个自称“延龄”的人,就是韩玉麟。金明又把旋钮拨在“人名”两字上,照“Hanyu一1in”按动字母键。由于在汉语中,“玉”、“麟”两字同音异字甚多,显示屏上逐一出现许多人名: 韩玉林 男 34岁 滨海市山岳路786号 中山医院内科医师 韩育琳 男 44岁 滨海市向明路 8号 9室 韩雨霖 男 78岁 松明县秀风路799号 松明中学退休教师 韩郁陵 男 已故 宝海县九湖路441号 宝海盐场工人 韩瑜玲 女 17岁 滨海市江边路4379号303室 外语学院学生 韩玉麟 男 32岁 临潮县中心路467号 丰收渔业公司调度员 在这长长的名单中,金明终于找到了那个“韩玉麟”。金明以为,朱霞打了三次电话,分别找黄海生、王德远和韩玉麟,其中韩玉麟这线索最为重要。目前,应当全力以赴作好准备,“迎接”韩玉麟的到来。朱霞来到这僻远的小县城,其目的恐怕就在于与韩玉麟接头。至于黄海生、王德远,看来不是当务之急。何况间谍们常常爱摆迷魂阵,故意把一些毫不相干的人拉扯进去,把水搅混。 戈亮有点不解,问金明道:“刚才,朱霞在给韩玉麟的电话中,说自己住在‘市委’,这是什么意思?” 金明笑道:“刚才我一听,也有点不解。不过,仔细捉摸了一下,似乎朱霞在电话中,一直在讲‘反话’。比如,她住在‘301’,说成‘103’;她房间里的电话号码是‘8049217’,说成‘7129408’。这‘市委’是什么意思呢?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居安思危’。我们这个旅馆叫居安旅馆,她用这成语的另两个字——‘思危’,听上去就成了‘市委’了!” 经金明这么一点,谜底揭穿了,戈亮和经理郑树德才恍然大悟。 金明指出,既然那个韩玉麟能够听懂朱霞的暗语,可见他们之间早有联系,而且当朱霞——也就是舒展来到滨海市的时候,已经用电话与韩玉麟联系过。朱霞如今赶到松明县来,显然,她要与韩玉麟见面,或者把什么东西交给他,或者有什么事需要当面密谈。 看来,破案的关键,就在于摸清朱霞与韩玉麟见面的情况…… 半途抛锚 雨,越下越大了。铅灰色的云,低低地压在田野上空。一切景物都变得模糊起来。 在居安旅馆301房间,一个中年女人不时望着窗外。尽管雨滴不时从窗口被风吹进屋里,她依旧把窗敞开。 她的心情,也确如“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说实在的,当她去吃“绿茵白兔饺”的时候,当她在滨江游览艇上游览两岸迷人风光的时候,她的心情是轻松的;然而,当她一想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心情马上变得紧张、沉重起来;此刻,她不安地在房间里来回踱着。她几次走到电话机旁,想拨号打电话,可是,当那双戴着尼龙手套的手一碰到拨号盘,又放了下来。 301房间,确实很安静。三楼的旅客很少。就这一点来说,她感到十分满意。她来到这里之后,一切平安,似乎没有任何不祥的征兆。 突然,电话“嘟,嘟”响了。她急切地拿起电话耳机。 “‘市委’103吗?”打电话的人,有着浓重的苏北口音。 “嗯,我是老朱。” “我是老韩。雨太大了,车子在路上出了点毛病。” “能修好吗?” “问题不大。” 挂断电话之后,她的脸色就象窗外密布的乌云一样灰暗。她不由得想起一句谚语:“屋漏偏逢连阴雨!”怎么搞的!韩玉麟的汽车偏会在半路上抛锚?唉,在这么大的雨中修车,能修得好吗? 不过,她是一个很善于自己安慰自己的人。她转念一想,韩玉麟晚一点来也好。再过一个小时,天就黑了。在黑夜中,行动更方便些。 天黑了。她开灯之后,关上了窗户,拉上了窗帘。她没有去吃晚饭,守候在电话机旁,生怕在自己离开之后来了电话。她从箱子中取出雨衣,放在桌子上,随时准备外出。 5点20分,电话机终于“嘟,嘟”响了。 电话是韩玉麟打来的,他说自己的轿车修好了,马上开到旅馆。 她没有同意韩玉麟的意见,而是告诉他,她穿一件白色的尼龙雨衣,在公路上与他见面。 她离开了301房间,锁上了门。不过,她没有关灯。在房门前,她弯下腰,把裤脚管塞进半高统套鞋。 这时,正是开饭时间,旅客们差不多都在餐厅里吃晚饭。她很庆幸,在这个时候外出,最合适不过了。 她直到走出了大门口,才从衣袋里掏出一件又轻又薄的白色尼龙雨衣,在风雨之中快步朝前走去,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