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贵妇001 刘子成




第一章 东方快车上的混血女郎

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与远东大铁路首尾相联,在中国的版图外围上绕了半个圈儿——西起我国的满洲里、东至绥芬河。而另半个圈儿则是早在沙皇尼古拉二世要把中国的关东变成“金色俄罗斯”时修成的“东清大铁路”。
今天,我国开放搞活,前苏联解体,这条大铁路成了国际倒爷们的经济生命线。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南韩的,也包括俄国人自己在内,在众多的倒爷当中,借以俄国政局的不稳。经济政策的混乱,一些不法之徒混于商贾当中,他们在这条大铁路上打斗、抢劫、黑吃黑,倒运违犯国际法的禁运货物。一时间这条坐上半个月也跑不完的大铁路就成了他们逃避法律制裁的摇篮。一些杀人逃犯,也来这里继续靠杀、抢、绑
度日。几年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访华期间,向中国最高领导人提出要求中国警方帮助他们整顿铁路治安秩序。事隔半月,中国警方组成精兵强将赴俄罗斯“参战”。中国警方带队的是我省公安厅主抓刑侦工作的刑侦专家张副厅长和哈尔滨铁路公安局的金局长。铁路刑警队的功勋探长李永江以及全省各市抽调的著名侦探王强、马福仁等组成的侦察小组,先行上车侦察,待全部摸清所有犯罪分子的底数后,再联合行动,一网打尽。1995年3月6日,他们正在餐车上吃黑面包,就听到俄国的女乘务员报警:在6号车厢,有好几伙人打架,不仅亮出了刀子棍棒,有不少人还拿出了猎枪。手枪及俄国产的钢珠枪……
李永江、王强、马福仁等急忙赶到现场。
这里打斗正进入激烈阶段,歹徒已经打红了眼,想开枪制止已不可能。惟一能控制住局面的办法,就是刑警们也要参与打,以武力对付暴力。在这节打斗的车厢里李永江首先看见有一位金发女郎,在盘子碗乱飞、子弹乱飞时,别人已经打得头破血流,她竟然稳坐不动,还从小兜子里拿出眉笔一下下不慌不忙地化起妆来。刑警们一看这场面就明白了,这是一伙俄国人,一伙南韩人,一伙中国人;从打斗时他们说话声中听到了还有几个日本人。几伙人打斗的目的——好像都是在抢一只小黑箱子。那只小黑箱子不大,但很重。外表看不出有什么特殊来。如果是珠宝也不至于几伙人一齐参战。看来此箱子非平常之物。眼见小箱子刚被一个俄国大个子夺得,韩国人便向俄国大个子开了一枪。趁此时机,李永江低声说了声“上”,马福仁便一个老鹰探爪——将小黑箱子抓到手中。他正想往李永江探长手里递时,突然,那个化妆的混血女郎,抬手抛出她的小镜子,刀片一样削在马福仁的手腕子上,手一受伤,小黑箱就掉了下来。王强刚要去抢小黑箱子时,就见那混血女郎又从小化妆兜里拿出一只小手枪,冲着王强就是一枪。就在王强躲枪往餐桌上一滚时,她飞一般跳起来,几乎是脚不点地般从地上夺起小黑箱子,身子在空中一个倒卷,双脚一端车窗的玻璃,“哗啦”一声,玻璃碎了,人随之飞了出去。李永江急忙也跳出车窗外,但是,那女人一落地就不见了踪影。
谜一样的混血女郎!
谜一样的小黑箱子!

第二章 深夜,燕子楼大爆炸

事隔三天,中国刑警得到命令:暂时回国有要事传达。
一同去北京的有黑龙江省公安厅的张副厅长、哈尔滨铁路公安局金局长。当他们一行人赶到国家公安部时,俄国的高级警官卢滋阔夫。
一级警探马克西莫夫早已抵达北京。
在公安部小会议室里,几位在京的部长全部出席了会议,开会之前谁也不知道也没有人透露一点关于此会的内容。当人都到齐之后,自动窗帘缓缓拉上,开始放一个俄国警官带来的录像片。
屏幕上,第一个镜头就是俄国燕子楼。位于俄中边界的小镇格城。这里是各国来俄罗斯倒把小贩子的住地,此处费用不高,离铁道又近,还可以男女混居。住宿者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有钱就可以,俄币、人民币均受欢迎,美元更是求之不得。
屏幕上出现的俄文是:深夜二十三时,燕子楼里发生枪战,打斗者有南韩人、中国人、俄国人,还有一伙日本人。画面上出现;小楼窗上映出打斗者们的影子,全是持械开打,有棍棒也有刀枪。在枪声中有人外逃,因为外逃者全是背着灯光的,因此看不清逃者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见前后有三个人影跑出来,接着就听见一声巨响,火光冲天而起,小楼掀了楼顶,不远处的几辆汽车也随之被掀翻起火。附近的一些树木也被折断后起火。那冲天的火光,在空中凝结成了蘑菇状的烟云——使人很快联想到原子弹爆炸!
窗帘拉开了,满屋子是通明的阳光。
中国的副总警监——也是一位副部级干部,站起身说:“刚才的录像片,大家都看到了,俄国燕子楼的爆炸,不是原子弹也不是什么炮弹。它是一种化学原素铀,被枪击中其装置引爆了。这种化学原素,其化学代号为U,国际原子量表中记录着它,是一种爆炸能量强、燃烧特别快、放射释放量高的一种核原素。国际原子序列为92,含原子量每一克为239.28。刚才我们从录像片中看到的大爆炸场面,其爆炸的铀也不过是31克。据俄国高级警官卢滋阔夫介绍说:是前几年核电站发生核渗漏时,因管理混乱,有人偷走了两箱核原料。还有一箱装着500克的铀没有找回。估计,爆炸的是31克的那小箱,而大箱没有下落,其危险性与危害都是我们所难以预料的。俄国朋友所能提供的资料就是这盘录得不太清楚的录像带,值得说明的是,这盘录像带是附近一个农民听见枪声后远距离录的。”
副总警监说完,与会者开始议论。
李永江心里明白了:他和他的战友们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侦察时,发现在餐车上火并的几伙人,可能就是燕子楼打斗的继续。但是,为什么在这部俄国人提供的录像带里没有给他印象最深的混血女郎呢?看来下一步重点追查的应当是混血女郎的下落了。
哈铁公安局金局长悄悄对李永江说:“你们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碰上那伙打斗的,会不会是燕子楼的继续呢?”
李永江肯定地点点头。
副总警监对李永江说:“永江啊,来,到前面来说说你的看法。”
李永江站在原地说:“看了这个录像片,我有一个感觉,3月6日我们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发现的那起打斗事件,可以肯定地说就是燕子楼大爆炸的继续。因为打斗的歹徒中有南韩人,有中国人,有日本人,还有俄国人参加,他们在列车上所抢的东西也是一个小黑箱子。那箱子不大,挺沉的。我当时从马福仁手里刚接过来,一沾手,就让一个混血女郎给夺走了。她跳下车,早有同伙接应,不然,她是不会跳下车就没影的。”
副总警监笑着问他:“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推断一下,那条西伯利亚大铁路,无论是从东向西,还是从西往东,两头的终点全是我国的边界车站——西是满洲里、东是绥芬河。他们争抢打斗,会不会是有人想往我国境内运?或者有一伙不让运?还是谁都想抢到这个东西要自己运呢?”
李永江笑笑说:“也许这几种可能性都存在。但要我说,因为我和我的战友们亲眼目睹了他们的打斗,打得那么凶狠,他们争夺这种核原料做什么呢?在俄罗斯发生抢包抢钱的事件是很多的,他们死拼死争这种原素,一定有重大原因。”
副总警监乐了,大声说:“永江,你说对了。俄国朋友还提供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情况——那就是自他们的国家发生动乱以来,有不少外国商人,有的还没弄清是属于哪一个国籍的人,到俄国要买军火,甚至公开要买核武器。我们的侦察思路要放开一些,要想得更多一些,也有可能有那么一个国家的不法商人,以倒卖军火为营生。我们也可以这样来分析:军火商一般他们都不敢亲自带货,而是花大价钱间接雇人,货带到指定地点再交钱,打斗者也许为争运货权而大打出手。而另一种情况:也可能打斗者也就是运货商人直接雇……”
众人很信服这番分析。
“这里还有几张照片。”俄国高级警官卢滋阔夫举着几张黑白照片用不很熟练的中国话说。
照片送到李永江手里,他仔细地看着。俄国的拍照技术还停留在黑白照的时期,照片不清楚。但这三张照片可以提供现场外围的一些情况。三张照片的背景全是爆炸后塌了的燕子楼,第一张照片明显见到的是一位身体、头发全烧焦了的女人——有一只女性鞋子。第二张照片也是一个被烧焦了的尸体,因他死时双手捂着头部,留的是小平头,可以断定是男子。第三张照片更清楚些,其死者身上没有打伤也没有枪伤,只是他的脸部已被跌得血肉模糊,头正好撞在路基下面的石头上。距死者不到十几米的地方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碑。他很可能是让什么人(同伙或对方一伙人)从车上推下来跌死的。但是这一切得要到现场勘察后才能得出结论。在这种场合,李永江是不想多说一句话的,因为与会者的资历、级别都比他深比他大得多。更何况他跟着一起来的一位省公安厅的副厅长、他们铁路公安局的金局长,都没有说一句话,自己万一说错了,还有外国警官,会让人家笑话。但是,李永江的心里很不轻松——让他来参加这样的会,也就意味着此案的侦破任务将要由他来完成。至于如何才能破获此案,就很难说了。
看完了这三张照片,没有任何人敢随便议论。因为这可不同于一般的案件分析会。
副总警监来到省厅张副厅长面前:“老张啊,我不说你心里也有底数了,你可是部里出名的刑侦专家呀。这件我们还没摸清头绪的案子,就得你们来破了。你们需要部里支持的就说话,我这里要人给人要武器给武器,重要的就是一条‘破案’”!
张副厅长站起身,对副总警监说:“我们是俄罗斯的近邻,这任务也只能我们来承担了。好在我们有一个组在俄国,配合俄国整顿铁路治安。”他转身对哈尔滨铁路公安局金局长,“你表个态吧!”
金局长却拉起了李永江:“你说还有啥困难吧!”
李永江站起身来说:“案子很大,也很棘手,但我们保证完成任务。我只提一点要求——我们要到俄国燕子楼去看看现场。”
“好啊!”副总警监马上答应,“任何案子的侦察,第一步都是从现场出发。现场判定得正确,侦察就会一步步前进;但是,现场判定失误,就会给破案增加难度。”他问李永江,“你还有什么要求?”
李永江立正回答:“没了。领导放心,我们努力去做!”
“不行。”副总警监严肃地指着李永江,“必须破案。”他又回到放录像的地方,语重心长地对与会者说:“同志们,从俄国警方的情报得知,那个装有500克核原料铀的小黑箱子,目前已经运进了我国境内,而且,做这种生意的,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他们的国籍、身份。只有一点刚刚了解到的,那就是他们认可出大价钱,出美元,也要把这种原料从中国境内带到境外去,可能是要到海上做成交易。其目的、对象,我们全不清楚。”说到这里,副总警监看了看手表,通过翻译对俄国高级警官卢滋阔夫说,“马上就去吃饭吧,饭后我就不能留你们了,因为我们的侦察员要同你们一起到俄罗斯去,我很希望得到俄国朋友的理解。”翻译说完之后,卢滋阔夫乐了,耸耸双肩说:“何拉哨(好)!”

第三章 暗杀,在国境线上

接应混血女郎的人,早就在铁路两侧开着汽车追赶火车。她飞身撞出车窗时,正好落在一辆紧追列车的汽车上。但她却跳错了车。来接她的人,她一个也不认识,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毒打。打得她双眼发花、头脑麻木,完全失去了知觉。她醒来时,一个嘴叼长杆大烟袋的关东老太太正笑着望着她。她一心要争夺的小黑箱子不见了,为这个小东西,她好悬丢了性命。
“姑娘你总算醒过来了,菩萨保佑啊。”老太太把一碗荷包蛋面条送到她的面前,笑着说,“吃点吧。你已经昏了三天三夜了。”
她想用双手支着身子抬起头来,但是浑身所有的骨头节都在疼痛,她努力扭转着头,想找到那个对于眼前这个老太太来说也许一分不值的小黑箱子。然而,她失望了。
她胡猜着:也许让那个接她的又是打她的那伙人给抢走了?之后,她让那伙人扔下了汽车?再然后就是让这个上山打柴的老大太发现了她……
事情的发生发展也许不像她醒来后所想的这么简单。只有一点她的记忆是清楚的——那就是她从火车上跳下来的时候她真地跳错了汽车。那是一伙什么人呢?
俄国燕子楼爆炸后,有三伙人对这个原子放射物感兴趣儿。她是在燕子楼爆炸之前用色相加神偷的办法,从俄国一个老贼(这个老贼已死于爆炸当中)那里获知这个小黑箱子在一个中国贼——叫黄毛的手里。大爆炸后,她杀死了黄毛获得了小黑箱子,她的行动引起三个国家的人注意,于是盯着她的人也就向她身边靠拢。她上了通往西伯利亚的列车,这三伙人也先后上了车——这就引起了在车上的打斗。小黑箱子险些让一个中国的警官得去,她才最后下了毒手——开枪射击后夺了小黑箱子跳车。但是她没有想到她跳进另一伙接她的人的汽车里。她曾庆幸自己功夫到家跳得准确。可等她发现这伙人里面没有她认识的时,她心里发毛了。这些人说北方话,她多次挣扎想要再跳车逃走,但不可能,有好多的人包围着。也就在这时,她的头上重重地让人打了一棒子,她立即勾下头,为了生命下意识地双手抱着头,脸才没有被打伤。
她挺着吃了些东西,老太太就跟她唠起了家常话。
“姑娘啊,你就在我这疙瘩睡吧,我这儿安全。”老太太叼着长杆大烟袋,说一句话吐一口吐沫,她的样子让受了伤的混血女郎有点难以忍受。如不是落到这步天地,她肯定是不会在这里呆一分一秒的。
老太太说这里安全。这句话在她听来好像有点什么影射,或有什么背景,她就试探着说:“谢谢老人家您救了我,有一件事儿,我打听打听,就在您老人家救我的时候,我身边还带着一个东西,您看着了吧?”
老太太眨着眼像笑不笑,问她:“姑娘啊,你就说吧,你带着啥东西呀?”
她不得不实言相告:“就是一只小黑箱子。”
老太太还是似笑非笑:“你放心,姑娘,是你的东西,别人也抢不去,要不是你的东西呢?你也抢不来。就是抢来了,不是还得还给人家吗?”
老太太的话中似有一种奥妙,老太太到底是个什么人?
几天后,她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老太太是个老贼,曾是黄瘸子集团女子扒窃队的飞贼叫叶小波,被判过刑。据说释后不久她还上过日本寻根——她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扔在中国的孤儿。
老太太此时对她却了如指掌:她的日本名叫秀美珍子。
两个背景复杂的女人!

第四章 第三号无名尸体

格城。俄国滨海边区小镇。一个雪夜。
大爆炸的现场已经被厚厚的积雪严严地覆盖住了。这里曾经是那样的红火与喧嚣,曾经是那样地嘈杂与不安,只一声巨响、一片红光,瞬间便结束了一切。
中国警官在张副厅长、金局长的带领下,来到俄国滨海边区小镇燕子楼大爆炸现场勘察。
楼内打斗,已不难判定——是二伙或三伙以上的人,因谈生意或者争抢着要做成这笔运送铀的生意而发生了口角,接着是话不投机,疯狂地火拼。在枪战中,不知是哪一伙,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装有31克铀的装置打漏,从而引起了核原料的爆炸。从现场看,燕子楼的爆炸点是在二楼4号房间。对死在楼外面的三具尸体进行检验。一号尸体,女性,俄罗斯人,年约三十四五岁。死因:是大爆炸的气浪将其推出楼外并烧死;二号尸体是南韩人,男,年约三十二三岁,死因:前胸中弹,子弹穿透后背而致死,属他杀;三号尸体,男性,中国人,年约三十五六岁,死因:跌死——因面部受到重创,头部跌出洞,出血多而死。三号死者与前两个死者的死亡时间相距一个半小时。
随同而来的刑警小组的李永江与王强,一面勘察着现场,一面在心里做着各种分析:
室内的打斗,说明了案子发生的原因。而第三号死者却提供了侦察的方向。李永江拿着俄国朋友提供的三张死者照片来此现场对照,发现第一个死者所以被大爆炸的气浪掀翻、跌倒后又被烧死,是因为她第一个发现屋内将要发生爆炸,或者说她手里还有第二箱——那箱装有500克铀的物品。她肯定是想要先别人而出门,没有想到她刚刚跑出门,楼内就爆炸了。假如她还在楼内的话,是不会将她推到外面来的。另一个死者,因为他的前胸中弹,所以被杀是因为他带着铀(在这里也只能做这种解释)。如果第一个俄国女人带着铀从楼内逃了出来,这个南韩人是先她而出楼的,或者说他也许刚要进楼大爆炸发生了。他在死前从第一个死者俄国女人手中得到了他要的东西,然后转身就跑,他还没有跑出多远,就被另一个人,也就是第三号死者迎面堵住向其连开两枪,他中弹后,第三个人得到他所要的东西逃跑了。而在一个半小时以后,第三号死者又被他人所杀,原因是很简单的。他在一个半小时后,被他人所杀,是因为这段时间他在等车也可能等待同伙。从第三号死者的伤情上看,他是被什么人.从正跑着的火车上推下来后跌死的,推他的人如果不是同伙内证就是另有一伙人在车上等他,他一上车就被猛地推了下来。给侦察员留下的疑问是:推他的那一伙人是死者的同伙还是另一伙?而杀手到底是中国人?南韩人?还是俄国人?这要从第三号死者生前的接触关系中才能查出所需的答案来。
李永江反复对第三号尸体进行检查,感到这个死在异国他乡的男人他见过,最少在他的心中留下过记忆。死者的右肩头已经跌得血肉模糊。他当时就向俄方提出:要对这第三号尸体进行细查。
十分钟后,第三号尸体被送进格城医院的小解剖室。不用尸解,只看看死者的外部尸体,李永江就兴奋地说出:“果然是他。”李永江指着死者的尸体,“这人我认识,在中国他是个掏包的贼,四年前我曾处理过他。他的真名叫小二,外号叫黄毛。他右肩头上有块明显的纹身标志,是他在蹲拘留所时,让一个叫祥子的同案犯给刺的。”
为了慎重起见,金局长问李永江:“能找到那个叫祥子的人吗?”
李永江轻松地笑了笑说:“找他不难。过去他们在一起掏兜,现在一起在俄罗斯做倒包生意。”
张副厅长听了后,相当兴奋。这是多么重要的线索呀!


www.tingbook.com
天方有声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