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章太炎与《苏报案》 孙中山在革命活动中,有不少同志和盟友。章太炎是清末著名的大学者和民主革命思想家,对反动腐朽的清王朝抨击得最厉害。他早年是孙中山的革命盟友之一。 章太炎原名炳麟,浙江余杭人。年轻时曾是江南大学问家俞樾(yuè)的得意学生。他参加过康有为的强学会,赞成变法维新,但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转向革命。这时,他去看望老师俞樾,希望得到老师的支持,俞樾却大骂他不忠不孝。为了革命,章太炎公开声明,与他所敬爱的老师断绝师生关系。 在上海的一次政治集会上,章太炎发表慷慨激昂的反清演说,并且当场割掉头上那根象征屈辱和封建顺民的辫子,彻底走上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道路。 章太炎因此遭到清王朝的通缉。公元1902年,他逃亡日本横滨,会见了革命领袖孙中山。孙中山请来革命战友,热烈欢迎章太炎,并为他举行宴会,演奏了欢迎的乐曲。章太炎非常高兴,在大伙的祝酒中,他一气喝了七十多杯。他与孙中山畅谈中国的土地、赋税以及革命成功以后的政治和建都等问题,非常受鼓舞。 第二年,章太炎回到上海,主编《苏报》。他把《苏报》办成一把刺向清王朝的犀利的投枪和匕首。他亲笔写了篇革命檄文《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逐条批驳康有为的保皇谬论,直呼光绪皇帝的名字,斥骂他是个连小麦和大豆苗都分不清的“小丑”。 在上海,他结识了一位有强烈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邹容。他们间虽然年龄相差较大,但革命友情却亲密无间,章太炎亲切地称邹容为“我的小友”。 邹容是四川巴县(今属重庆)人,父亲是富商。他是一位革命宣传家。邹容从小就有反抗精神,参加巴县的童子试(相当于小学考试)时,因考官出的考题很冷僻,他当场罢考,从此不参加科举考试。1902年,他自费到日本留学。在日本同文书院,他读了大量西方民主革命启蒙著作,如《民约论》、《法意》等;他仰慕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编写他的宣传革命、号召推翻清王朝的著作——《革命军》。 邹容因为揭发清王朝派到日本监督留学生的官员姚文甫的丑行,并强行剪掉这个人的发辫,被迫回到上海,于是认识了章太炎,成为最好的朋友。 在上海,邹容将他的《革命军》写完,请章太炎帮他审读。《革命军》全书只有两万多字,语言通俗、明快而且犀利,热烈颂扬革命是大自然的“公例”(法则),是世界的“公理”,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大声疾呼:“我中国今天想要摆脱满洲人的统治,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想要独立自主,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想要与世界列强抗衡,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想要傲立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想要成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号召彻底推翻卖国的清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 章太炎越读越兴奋,不由得举起酒杯喝酒,激动地说:“我的反清文章,阅读和理解的人都不太多,大约是因为我的文字太艰深了。邹小弟写得这样通俗易懂,激动人心,真是好文章。” 章太炎立即写了篇《革命军序》,交给上海大同书局正式出版。书上署名是“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革命军》一摆上书店书架,就被读者抢购一空。 章太炎兴奋之余,又在《苏报》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评论文章,称《革命军》是“今日国民教育之一教科书”。 清王朝既害怕又仇恨,他们勾结帝国主义的上海租界工部局,查封《苏报》报馆。巡捕要抓人,章太炎挺身而出,指着自己说:“我是章太炎,要抓就抓我,别人都不在。” 第二天,邹容听到章太炎被捕,义愤满胸,当天就跑到巡捕房,说:“《革命军》是我写的,不能让章先生一个人坐牢。” 外国巡捕看邹容年纪轻轻,怀疑地说:“你这小孩子也能写书?脑子有病吧。还不快滚!” 邹容冷笑说:“我写的书多得很,不信,你们就拿出书来,我背给你们听听。” 这样,邹容就也被租界巡捕房抓起来。他俩一起被关在租界监狱。 在监狱里,章太炎与邹容相互鼓励,激励斗志。法官审问他们时,邹容慷慨陈辞,自比为西方追求自由的思想家卢梭。章太炎更是将外国法官和参加会审的清朝官员反驳得张口结舌。 会审的法官恼羞成怒,竟判他们两人终身监禁。这引起了社会舆论的一致谴责,才又改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两年。在租界监狱里,他们受到的是不人道的待遇,动不动遭狱卒拳打脚踢,吃的是霉烂变质、难得消化的食物。邹容终于病倒,又得不到医治,1905年4月3日,离出狱只有七十多天,死在狱中,才二十岁,为革命献出年轻的生命。章太炎则被关满三年释放,被驱逐出租界。 这次事件,就是轰动全国的“《苏报》案”。 当时与邹容齐名的革命宣传家,还有一位陈天华。陈天华是湖南新化人。公元1903年春留学日本,参加革命活动,曾经准备回国策动武装起义。为宣传革命,他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部浅近通俗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勇气,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指出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号召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起来,打倒清朝,杀洋鬼子。这两部书的宣传反响很强烈。后来,陈天华投海自尽,留下《绝命书》,激励留日的同学踊跃革命。 但是,章太炎后来与革命党人的距离逐渐疏远,埋头于学问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