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张謇经营纺织业


323张謇经营纺织业
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利用清廷的腐败无能,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和剥削。中国的经济越来越衰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贫穷。这时,有个叫张謇的读书人决心放弃读书做官的道路,兴办实业,使中国强盛起来。
张謇出生在江苏通州(今江苏南通)一个富农兼小商人家庭中。他五岁起在乡里的私塾读书,十六岁那年考中秀才,三十二岁时中了举人。但这以后,他四次参加进士考试都落了榜。张謇心灰意冷,干脆把自己好多年来用的一套考具也扔掉了。
不过,这期间,张謇也做了一点事。1887年,当过通州知府的孙云锦前往开封府上任,张謇跟他一同前去。他协助孙云锦一起治理黄河,救济灾荒。回到家乡后,他积极地主张改良农业,采用机器和集资兴办公司。通过这些活动,他和通州地区的商人、中小地主和富农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他们后来成了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主要支持力量。
1894年(光绪二十年),张謇遵照父亲的意思,再次来到北京参加进士考试,这一回他的运气不错,一下子中了状元,被任命为翰林院的修撰。
没过多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张謇向朝廷上奏章,严厉攻击李鸿章的卖国行为,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但就在这时,他的父亲去世,他只好回老家奔丧。
很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来,张謇感到非常痛心。西方列强趁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更让他觉得忧虑,于是,他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他认为,办好工业是富民强国的根本,应该采用民间办实业、官府支持的方针发展近代民族工业。第二年,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张謇在通州设立了商务局,办起了大生纱厂。由于他是状元,历史上就称为“状元办厂”。
创办纱厂,兴办实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频繁地来往于上海、南京、通州、武汉之间,筹措资金,但几乎处处碰壁。那些富豪阔商,对投资新式工业没有信心,不敢把大量的白银交给一个书生。他在上海筹钱时,旅费用完了,只好放下架子,靠着“状元”的牌子,卖字度日。但张謇不退缩,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大生纱厂于1898年在通州城西唐家闸破土动工,第二年建成投产。但投产没有多久,张謇就遇到了麻烦,由于纱厂的生产需要大量的棉花,资金的周转碰到了困难。张謇去向官府求助,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他再派人去请富商帮忙,也没有得到响应。张謇无可奈何,只好将纺出的纱马上卖掉,用换回的现金再去收购棉花,有一阵,大生纱厂差点倒闭。
幸亏,那时用机器纺出的棉纱销路很好,棉纱的价格在不断上涨,加上大生纱厂使用的是当地便宜的原料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生产出来的棉纱在当地销售,节省了大量的长途运费,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渐渐站住了脚,利润不断增加。到了1904年,张謇又开出了大生二厂。
大生纱厂经历的风风雨雨,让张謇意识到,为了纱厂的生存,必须建立稳定的棉花原料基地。于是,他花了十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办起了专门种植棉花的通海垦牧公司。
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十九个企业。这些企业和通海垦牧公司一样,主要也是为大生纱厂服务的。就这样,经过张謇的苦心经营,一个粗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在辛亥革命爆发的前夜基本形成了。
张謇从自己经营纺织业的经历中体会到,发展民族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花了不少心血去兴办学堂,他首先想到是办师范教育。张謇说:“要想对国民普及教育而没有老师,就无法把知识传授给国民。所以办学校必须从小学办起,尤其是从办师范学校开始。”
于是,张謇在1902年创办了清朝末年的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同时还办起了通州女子师范学校。
随着张謇经营纺织业、兴办教育的成功,张謇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全国的声望越来越高。他自己也从一个封建士大夫,逐步地转变成了具有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实业家。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欺压下,民族工业的脚步越走越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张謇创办的企业也陷入了低谷,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他的“实业救国”之梦最终破灭。可是,张謇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仍然受到后人的尊敬。



www.tingbook.com
天方有声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