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颜筋柳骨传天下 公元782年(唐德宗建中三年),有五个节度使公开叛乱,其中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的兵力最强大。唐德宗听信宰相卢杞的谗言,派太子太师颜真卿去叛军中安抚。颜真卿当时已七十六岁高龄,但为了朝廷仍毅然前往。 颜真卿来到叛军中,李希烈指使部将、养子一千多人,手持刀剑,围着颜真卿又叫又骂,扬言要把他杀了,分而食之。颜真卿纹丝不动,面不改色。李希烈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他把颜真卿送到驿馆里,用名利引诱他。李希烈称帝前,让朱滔等四镇藩王劝颜真卿,在李希烈称帝后去做他的宰相;李希烈称帝时,又派人去问他称帝的仪式。对此,颜真卿都严词拒绝了。 颜真卿早在担任平原(治所在今山东平原西南)太守时,正逢安禄山反叛,他联络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抵抗。颜杲卿不幸被害。颜真卿此时身陷叛军,一心想的是“学习堂兄的气节,为国而死”。公元784年,百般无奈的李希烈派人将颜真卿缢死了。 颜真卿不仅是大唐的忠臣,也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所创造的颜体方正浑厚,和他正直磊落的人格是完全一致的。颜真卿被誉为“唐代书法第一人”。 颜真卿初学书法,也曾临摹过王羲之父子,并受到“草圣”张旭的直接指点。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他以篆书的笔意写楷书,将初唐四家的“瘦硬紧劲”风格,改造成丰腴雄浑、宽博舒张的风格,成为别具一格的颜体。 今天能见到的颜真卿作品,楷书最多。其中《多宝塔碑》结构整密,点画有法,是学书法的最好教材。其他如《颜勤礼碑》宽博魁伟,《李元靖碑》朴质苍劲;而行书《祭侄文稿》,气象非凡,被誉为是继《兰亭序》以后的“天下第二行书”。 在书法史上,与颜真卿并称“颜柳”的柳公权,也是一位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书法家。 柳公权从小聪明好学,无论是写字、画画,还是写文章,都一学就会。他还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因而能出口成章,对答如流。据说他曾在走七步路的时间内作诗三首,比大名鼎鼎的曹植更胜一筹。 柳公权的书法,楷书尤其出名。最初他学王羲之的字,后来又学欧阳询、颜真卿,最后融合各家之长,创出了风格独具的“柳体”。后人把他和颜真卿并称为“颜柳”,说明他们的楷书艺术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不过,颜真卿的楷书雍容气派,柳公权的柳书刚劲挺拔,因此又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柳公权的字在当时就已经非常有名了。据说王公大臣死后,坟上的碑如果不是柳公权写的,那么他们的子女就会被周围的人看作是不孝顺的。甚至连不写汉字的少数民族,到京城来送贡品的时候,也要花重金来购买柳公权的墨迹。 由于擅长书法,柳公权被唐穆宗封为翰林院侍书学士。有一次,唐穆宗问柳公权,怎样才能达到书法的理想境界。 柳公权心想,这位皇上处理朝政时常常随心所欲,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向他进言几句呢?于是他回答道:“写字的关键在于‘体正’,如果体不正了,那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无从谈起了。” 唐穆宗又问怎样才能做到体正。 柳公权回答说:“写字时,笔虽然握在手里,但笔要听从心的指挥。心地端正了,那么笔法自然也就端正了。” 从此,柳公权“心正则笔正”的说法流传开来,他的为人和他的字,都成了后世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