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桑弘羊关注盐铁 桑弘羊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理财家。 他出身于洛阳一个富商家庭。当时洛阳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当地的风气是重财轻义,人们都想经商赚钱而不想当官。 在这样浓厚的经商气氛熏陶下,桑弘羊从小就对商业经营之道产生了兴趣,特别对古代著名的商人白圭、子贡等十分推崇。但他没有继承父业去经商,十三岁便被选为侍中,进入长安宫廷,长期跟随在汉武帝左右。 汉武帝虽有雄才大略,但苦于匈奴反复无常、不讲信用,签订和约也没有用。从公元前133年起,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便连绵不断地发生了。战争增加了财政支出,动用了国库中大量的钱财,导致财政危机的出现,使国库面临枯竭的危险。汉武帝对富有政治眼光和经济头脑的桑弘羊非常赏识,他们经常讨论军事和经济问题。 汉武帝说:“朕决心抗击匈奴,但和匈奴打仗要准备大量军费,能不能再增加农民的税收?” 桑弘羊回答:“不行。农民的负担已经够重的了,除了交地税、服劳役外,还要用现钱交纳算赋、口赋、更赋等,如果再加税,他们会不堪负担,从而使社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汉武帝问:“那到哪里去筹集军费开支所需要的钱呢?” 桑弘羊回答:“天下有的是钱,有的是生财之道,却不掌握在皇上您的手中;如果把它们拿过来,别说这点军费开支,就是要再多的钱也没问题!” 汉武帝急切地问:“你快说,到哪里去弄钱吧!” 桑弘羊道:“本朝开国以来,实行的都是民间冶铁煮盐的政策,一些大盐铁主垄断了盐铁的生产和买卖,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要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只能从这些富商大贾手中夺回一部分财富。” “是不是要这些富商大贾多交盐铁税?”汉武帝自作聪明地问。 “我想建议皇上推行盐铁及酒类的官营专卖政策,从富商大贾手里夺回了盐铁和贸易的控制权。这样既可以使国库充盈,又能抑制和打击豪强势力。” “好,朕就按你的办法去做。” 汉武帝先任命桑弘羊担任冶粟都尉(管理全国粮政的长官),由宫廷到政府实际部门工作;接着又让他出任大农丞(相当于财政部副部长),掌管会计事务;后来又让他担任大司农(相当于财政部部长)、御史大夫(汉代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责是监察、执法)等职务,使他的政治生涯达到了最高峰。 桑弘羊在汉武帝的支持下,推行了一系列财政经济的改革措施,如设立平抑物价,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的平准、均输机构,控制全国商品,以及盐铁官营、铸币统一、屯田垦殖等。这些措施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为西汉王朝的政治稳定奠定了经济基础。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与桑弘羊善于理财是分不开的。 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朝廷召开了一次盐铁专卖问题的讨论会,来自民间的“贤良文学”(“贤良”是取得了“贤良方正”称号而还没有官职的儒生,“文学”则指一般儒生)反对专卖,而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政府官员则主张维持原状,继续实行盐铁官营政策。 会议一开始,“贤良文学”就打出“为民请命”的旗号,集中火力攻击盐铁官营政策,他们说:“盐铁官营,违背了古代重德轻利、重义轻财的原则,是在与民争利。” 桑弘羊一针见血地指出:“盐铁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国家就能富强,不然的话国家就会衰弱。” “贤良文学”又说:“当国君的应当效法尧、舜、禹,当臣子的应当效法周公、孔子,这是永远不应改变的。” 桑弘羊反驳道:“一切事物都是由始而终、由极而衰地运动着,时代在变化,政策怎么能不变呢?” “贤良文学”被驳得理屈词穷,无话可说。桑弘羊的盐铁专卖政策再次获得了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