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矗立着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博物馆——罗浮宫,人称“万宝之宫”。除了始建于十三世纪的博物馆建筑群本身就是伟大的艺术杰作外,博物馆内还珍藏着四十余万件各时代、各民族的艺术珍品,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罗浮宫三宝:蒙娜丽莎、胜利女神和维纳斯。 长久以来,罗浮宫由于年久失修、设施陈旧,无法达到当今博物馆应该具备的水准,如何更新成为罗浮宫难解的大问题。1981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法国政府将对罗浮宫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使这个历史悠久的建筑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博物馆。这就是著名的“大罗浮宫计划”。 消息一传开,立刻引起了世界建筑设计界的关注,全世界一流的设计师都跃跃欲试。谁将成为“大罗浮宫计划”的设计师成了热门话题。而在法国总统密特朗心中,早已有了心仪的人选。他就是美籍华裔设计大师贝聿铭。贝聿铭1917年生于中国的江南水乡——苏州,后来留学美国攻读建筑,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他的建筑作品没有华丽奇特的外表,以构思严密、设计精细著称。代表作有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国银行等。 当时,由于贝聿铭在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设计中的突出成就,使他赢得了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青睐。 密特朗对贝聿铭说:“我想邀请你主持罗浮宫的重建设计。你看怎么样?” 贝聿铭顿时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要知道,罗浮宫可是法国国宝,而且法兰西是世界上最有艺术品位的民族。他沉思片刻后,对密特朗说:“给我半年时间,我想一下看看。” 于是贝聿铭将住所搬到了罗浮宫附近。清晨,他在晨曦中观看罗浮宫;中午,他顶着烈日巡游罗浮宫;黄昏,他在夕阳中品味罗浮宫;半夜,他面对繁星俯视罗浮宫。 最后,他对密特朗说:“我相信,我可以做。” 1983年7月27日,贝聿铭被法国政府任命为“大罗浮宫计划”的设计师。这个结果大大出乎法国人的意料,而更让法国人瞠目结舌的是,贝聿铭把罗浮宫拿破仑广场上的主入口设计成一座透明的玻璃金字塔。 一时间,抗议风潮如火如荼,席卷巴黎。法国民众高呼“巴黎不要金字塔”、“还我罗浮宫”;法国媒体讥讽贝聿铭为“贝法老”;法国文化部部长形容玻璃金字塔是劣质的钻石;法国建筑界认为贝聿铭的设计风格与法国文化格格不入;罗浮宫博物馆的馆长甚至愤而辞职了。用贝聿铭自己的话来说:“这简直就像一场战争。” 但是,贝聿铭没有放弃自己的设计,他认为,以简约而富现代感的金字塔作为罗浮宫的主要入口,就像人们由古埃及文明开始,一直探索到近代艺术,具有象征意义。 为了说服高傲的法国人,贝聿铭在拿破仑广场上建造了一座一比一的实体模型,供法国民众评鉴。随着民众对玻璃金字塔的信心日增,反对声浪渐渐退去。 1989年,玻璃金字塔屹立在拿破仑广场上,将古典与现代完美地结合起来。密特朗总统亲自主持了启用仪式。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点六米,各边长三十五米,采用不锈钢钢架支撑,上面镶满了晶莹透亮的玻璃。它的东、南、北面各有一个小金字塔,对着三个不同的展览馆。周围有三个水池,池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建筑,把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步入玻璃金字塔,人们可以通过玻璃的自然折光对罗浮宫全貌一览无余。夜晚,灯光映照下的玻璃金字塔更加璀璨夺目,散发出神秘浪漫的气氛。 玻璃金字塔不仅成了二十世纪现代经典建筑之一,而且成为巴黎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法国人称赞它是罗浮宫里飞来的巨大宝石,法国政府为此授予贝聿铭法国最高荣誉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