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奥斯特里茨战役




1805年12月1日的夜晚。在摩拉维亚今捷克东部)的布尔诺东边,小村奥斯特里茨附近的荒野里,众多军队在此集结,营火如同天上繁星一般,闪烁在坡地河谷间。法军与俄、奥联军在这里遭遇。明天双方将一决胜负。
虽不是严冬时节,寒气却已在浓浓夜色里侵袭着露宿的士兵。一些法军士兵围着篝火烧烤着土豆。他们长途奇袭,从刚拿下的维也纳赶到这里。由于粮食供应不足,八个士兵才能分到一个面包,所以只得吃土豆充饥。
一阵皮靴声响,走来了一群军官。其中一个个头不高的,径直弯腰伸手从灰烬中拨出一个土豆,掰开,咬了一口,问营火边的士兵:“你对这玩意可满意?”
“嗨,总比没有强啊!”那士兵大大咧咧地说完,这才发现那人竟然是拿破仑,慌忙起身立正致敬,“陛下,我不知道是您……”
“很好。”拿破仑毫不在意,挥手指着远处星星点点的敌军营火,“我的朋友,明天请帮我把那些畜生撵走……”
阵地上顿时响起了“皇帝万岁”的欢呼声,不知是谁下的命令,士兵纷纷在刺刀上扎捆干草点燃,拿破仑巡视到哪里,哪里就闪亮起一簇簇火光。
拿破仑满意地回到他的宿营处,那是个小木棚,棚子里放了不少干草。他躺在草上打了个盹后,命随从递上酒,边饮边思索明天这一仗该如何打。
确实,俄奥联军兵力大大超过法军。三万奥军,五万余俄军,三百五十门火炮,光火炮就比法军多百余门。法军士气虽旺,可远离故土,能集结的所有兵力,包括近卫军在内也只有六万多名。对方统帅又是名将库图佐夫,不好对付啊。
拿破仑思索良久,决定将自己的军队分成南北两翼,南弱北强。他在北翼依托一个小丘指挥,设下预备队,包括从士兵升为元帅的缪拉的骑兵军、乌迪诺元帅的投弹兵师及贝西埃尔指挥的近卫军。北翼的前锋是勇猛无比的拉纳元帅率领的第五军和贝尔纳多特元帅的第一军。南翼是苏尔特元帅的第四军,达武元帅的第三军则是南翼的预备队。南翼可依托的是一连串湖泊与沼泽地。拿破仑昨日白天就看到,可以俯控这片战场的普拉岑高地上黑压压的,俄奥联军已占领了它。
12月2日,天刚破晓,俄奥联军的骑兵、步兵在奥国列士敦士登亲王和俄国巴格拉齐昂亲王率领下直扑法军北翼,南翼的法军也遇到俄奥联军三路纵队的强攻。俄奥联军目的是以三万优势兵力攻下法军南翼,切断法军后撤维也纳的退路,再包围法军。战火初起,法军南翼很快就被对方突破,拿破仑急令达武元帅的第三军支援,忠心耿耿的达武率法军全力反击。眼看对法军南翼的攻击一时出现胶着状态,在普拉岑高地上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按捺不住了,急忙要身边的联军统帅库图佐夫率领普拉岑高地上的全部兵力冲下去,全力击溃法军南翼。
在冬日的雾气中,满头白发的库图佐夫此刻心情极为复杂,自己尽管是战场指挥,可一个将军与俄皇、奥皇同时在场,他怎能驾驭全局呢?回想作战前夕,他就建议眼下不要匆忙决战,待更多援军赶来方有可能歼灭法军。他对拿破仑的善于用兵比较了解。然而沙皇亚历山大对平民出身的拿破仑极为痛恨,这家伙从法国大革命中乘势而起,毫不留情地东征西战,将欧洲贵族王室一个个打下台,说不准自己也早晚会面临拿破仑的攻击,不抓住此时战胜他就是丧失时机啊!
那些求胜心切的年轻贵族军官同样认为目前法军兵力较少,值得决战。库图佐夫心中明白,一旦冲下可俯控战场的这块高地,很可能是凶多吉少,但皇命难违,他只得下令。见到俄奥联军离开高地,拿破仑立即下令法军冲上普拉岑高地。
这时,沙皇才恍然大悟。他与库图佐夫急忙调集大批军队,连自己的禁卫军也投入进去了。他要全力夺回高地。于是,法俄两军的骑兵在这里展开反复争夺,可法军终于牢牢守住了高地,切断了奥俄联军的联系。北翼的拉纳元帅第五军在缪拉的骑兵军支援下,一鼓作气击退了俄奥联军,随即赶来围攻想夺回高地的俄皇和库图佐夫的军队。
一场恶战中,库图佐夫受伤,沙皇亚历山大险些被俘,联军败下阵来。占领高地的法军用骑兵从背后袭击正在攻击法军南翼的俄奥联军,俄奥联军撤退。在越过冰封的湖泊与沼泽地时,法军又调集大炮一阵猛轰。俄奥联军不是溺水身亡,就是被炮火击中。就这样拿破仑以少胜多,用伤亡八千余人的代价,战胜了有九万兵力的俄奥联军。联军伤亡一万五千人,被俘一万一千,还有一百多门大炮及粮草弹药也成为法军的战利品。
史称“三皇会战”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是体现拿破仑军事天才的典型战例。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听后,懊丧地走到墙上张挂的欧洲地图前,说:“看来这幅地图十年里没有任何用处了。”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拿破仑,用战争摧毁了欧洲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封建王朝,欧洲的各国的领土疆域被拿破仑的军队任意改变,老的地图当然无法反映了。



www.tingbook.com
天方有声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