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7年仲夏的一天,一个穿着讲究的青年来到雅典柏拉图学园,拜柏拉图为师。他的到来在学生中引起了一阵骚动。他态度温和、举止文雅、彬彬有礼,是个地道的富家贵族子弟。更使同学们惊奇的是,这位年仅十七岁的青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才华横溢,连他的老师柏拉图也惊叹不已。他就是后来对欧洲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显赫的家庭,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对医学、解剖学、生物学很感兴趣。在柏拉图学园,他勤奋学习,博览群书。虽然亚里士多德敬佩柏拉图,但从不盲目崇拜,他常常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他有一句名言:“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在柏拉图学园,亚里士多德一学就是二十年,直到柏拉图死后,才离开雅典。 到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已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哲学家了。一天,他收到了一封聘书,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寄来的,请亚里士多德教导他的儿子亚历山大。聘书写道:“我有一个儿子,我感谢神灵赐我此儿。我希望您的关怀和智慧将使他配得上我,并无愧于他未来的王国。” 这样,亚里士多德就成了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了马其顿王位,并开始军事扩张,征服了大片土地。亚里士多德则返回雅典,在雅典东北部的一片小树林里开办了一个学园,从此开始了他的用知识征服世界的生涯。 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方式很奇特,不是在课堂上讲授,而是带着学生们在树林里边散步边讲学,同时还欣赏着四周的美景,十分逍遥自在,所以,人们称他们师生为“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提出对学生必须进行“智育、德育、体育”三方面的教育,同时提出了划分年纪的学制理论。他主张,国家应该为七岁到十四岁的儿童办小学,让他们学习体操、语文、算术、图画和唱歌。对于十四岁到二十一岁的青少年,国家应该让他们在中学学习历史、数学和哲学。德育是为了培养自尊心和勇敢豪放的性格,体育是为了培养强健的体魄。青年在中学毕业以后,国家还要对其中的优秀分子继续培养。他创办的学园就是为了培养优秀青年。 亚历山大大帝十分尊敬他的老师,他说:“生我身者是父母,生我智慧者是亚里士多德。”因此,他大力支持亚里士多德办学,先后提供了八百塔伦特(古希腊货币名,约合今四百万美元)的经费,让亚里士多德进行科学研究。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创建了欧洲第一个图书馆,其中珍藏了许多自然科学和法律方面的书籍。 亚历山大还命令全国的猎人、园丁和渔夫,都必须贡献出亚里士多德所需要的动、植物标本。据说,亚里士多德曾指挥上千人分散到希腊和亚洲各地,为他采集各地的动植物标本。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开展生物学的研究,时常解剖各种动物。在生物学领域内,他的最大贡献是在对动物所作的观察和分类上。他按照繁殖的形式把人归于胎生动物。他还从更广的意义上把动物分成有血和无血的两大类。 亚里士多德创建了许多哲学和科学的术语,我们今天谈科学时几乎仍离不开他所发明的专门术语,如格言、范畴、能力、动机、终点、原理、形式、逻辑等等。亚里士多德还建立了一门新科学——逻辑学,即研究正确思维方法的科学。 他曾生动地给他的学生们介绍逻辑学命题“三段论”。他说,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这三句话第一句就是大前提,第二句是小前提,第三句就是结论。这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三段论”。 亚里士多德一生写过四百部著作,虽然已遗失不少,但保留下来的书仍然非常丰富。他的著作涉及政治学、物理学、医学、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历史学、天文学、数学、生物学、戏剧学、诗学等方面,所以人们说他是百科全书式的大哲学家、科学家。 公元前323年夏天,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病逝。消息传到希腊,被马其顿征服的雅典人欢呼雀跃,他们可算找到了出气的机会。又因为亚里士多德曾担任过亚历山大的老师,所以人们把怒火全发泄到了他的头上。人们控告他不敬神。亚里士多德听到消息,知道大祸就要临头,他不愿落得与苏格拉底同样的下场,便匆匆地逃往外地避难。第二年,这位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抑郁成疾,与世长辞,时年六十三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