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注释] 1.曹植,字子建,曹操三子,汉末建安最著名诗人。 2.羁(jī):马络头。 3.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陕西部分地方。 4.游侠儿:重义轻生之士。 5.垂:同陲,边远地区。 6.楛(kǔ)矢:用楛木作箭杆的箭。 7.月支:箭靶的名称。 8.散:摧毁。 9.马蹄:一种箭靶的名称。 10.剽:行动轻捷。 11.螭(chī)传说中的动物,如龙而黄。 12.羽檄:上插羽毛的军事文书,表示情况紧急。 13.厉马:策马。 14.鲜卑:古代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东汉末年开始强大。 [评析] 这首诗借歌颂边塞游侠少年剽悍顽强,奋不顾身,勇于为国捐躯出的英雄行为,来抒发自己壮怀激烈的情怀。一开始,在广阔的屏幕上,只见一个英俊少年,骑在马上从我们面前急速地飞驰而过。一匹雪白的马配上一副金黄色马笼头,不难使人想象出这位少年的高贵和英俊。因而,会情不自禁地向人打听,请问这是那家的孩子呵!知情的人就会告诉你:那是生长在幽、并一带的游侠之子。仅只四句诗,已经将这位游侠少年写得栩栩如生,有绚丽的色彩,有奔驰的英姿,有旁观者深情的关注。古乐府《陌上桑》中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白马、骊(黑)驹、黄金络马,借以形容夫婿的高贵。这里使用的是同样的表现手法。之后,随即引出一段对少年过去生活的描写。诗人用铺陈排比的句法,对少年勤学苦练杀敌本领作了多方面的烘托,武艺如此出众超群,自然使人预感到他的志向也将不同凡响。于是,紧接着诗人就写他在听到边城紧急时的实际行动和崇高理想;用“厉马”写他感激奋发的英姿;用“长驱”、“左顾”写他蔑视敌人的神采;“父母且不顾”以下,写他“捐躯赴国难”的坚定章志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最后以悲壮的气氛和大义凛然的气节完成了这一英雄形象的塑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