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作者介绍]     孟轲(约公元前372~约前289)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邹(今山东省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     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并以此到齐、梁、鲁、邹、宋、滕等国游说诸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