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自主选择的习惯 当下有许多孩子都缺乏自主选择的能力。一位少年心理学研究者去一家中学调查中学生的自主性状况,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当被问到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难题,一时解决不了,该怎么办时,200名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回答:有困难当然是找父母解决。没有一名学生回答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找父母帮助;当被问到今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时,竟有70%的学生说要等回家问过父母后才能回答。这位心理学研究者最后在总结他的调查结果时,毫不犹豫地指出:中学生缺乏自主性,对自我选择冲动的麻木,与当代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这样的言论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深思考一番。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组合而成,一个人的选择直接地决定了他的生活。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对事情作选择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早日面对社会、面对人生。 传说在一座深山里的禅院里有一位人人尊敬的智者。据说他能回答任何人提出的问题。有一次山下有两个调皮的小孩故意想整整这位智者,他们捕捉了一只小鸟,问智者: “您猜这只小鸟是死的还是活的?” 智者无耐地摇着头说:“孩子,如果我说小鸟是活的,你就会攥紧你的手把它弄死。如果我说是死的,你就会松开你的手让它飞掉。这只小鸟的生死是由你决定与选择的。”的确,我们的手中时时刻刻都握着成功与失败,虽然我们有权选择成功但也有权选择失败,至于作何选择,就要看我们自身了。 孩子在年幼时期是不懂自主选择的,这需要父母的一个带领过程。 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 孩子无法做到自主选择,责任主要在于父母。许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宠爱,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得最好,又不放心孩子的能力,于是干脆以自己的选择来为孩子代劳。因此,生活中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孩子都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久而久之在孩子观念中就会认为自己的选择总没有别人的好,凡事都由父母决定好了,也就不爱思考、没有主见了。而学会自主选择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大部分家长会错误地认为孩子只有长大懂事后自然就懂得如何自主选择,殊不知自主选择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怎样培养孩子自主选择的好习惯呢? 1.满怀信心地把自主权交给孩子 大部分家长之所以会把孩子做事的自主权剥夺,就是因为对孩子没有信心,害怕他们会做错事,也就导致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家长们对孩子照顾得“十分周到”,从早晨起床、吃饭到上学、回家、做功课,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替孩子包办了。从表面来看,这是关心孩子的表现,实际上却“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也大都希望家长能够信赖他们并鼓励他们自主地选择。假如爸爸妈妈能够经常说,“你能行!”“你能自己做出选择。”“我相信你能办好!”之类的话,无疑会鼓励孩子去尝试。 家长千万不要每次都代替孩子做出生活的选择,要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但要给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加以指导。倘若家长对孩子约束的内容太多,或者经常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去做事,就会使孩子的精神负担过重,心情受到压抑,个性发展受到阻碍,从而缺乏独立自主性。 一个6岁的孩子要不要学着洗碗?不少家长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孩子一定会因太小而把碗摔碎。但是有一位家长却别出心裁,她特意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板凳,对孩子说:“我知道你特别爱干活,想自己刷碗,可是水龙头太高,你够不到,妈妈给你准备了个小板凳。”孩子兴奋地喊着:“谢谢妈妈!”马上就踩上小板凳,高兴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去刷碗了。 2.孩子最渴望的是自由 有人说,父母与孩子之间总是横着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这样的鸿沟让孩子不再觉得自由,处处都是不信任的眼神,其实,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观念和判断。也许他们生活经验还不足,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判断,但这种错误是可以理解,也是必要的,他们需要从中吸取教训。如果连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都不留给孩子的话,孩子何来实践,何来选择的经验,即便是天才,也不是天生就会自主选择的。 相反,父母也不能因此就对孩子没有任何防备,从此撒手不管了。家长可以试着了解孩子做出选择的依据和动机,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告诉他们。如果孩子的选择确实存在问题,也可以和他们一起来商讨解决。选择就是博弈,家长可以为孩子列出博弈公程式,但最后的抉择权交给孩子。 孩子同成年人一样,有支配自己时间的权力。如果时间的安排完全由家长代办,孩子只是一味地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也培养不起来了。 有一位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家长,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只要不出危险,可以自己安排最愿意做的事。孩子有时是玩,有时去读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有时是画画。后来,这位家长就发现,孩子总是在自由时间自动去练习钢琴,于是,家长就决定注重培养孩子的琴技。 3.教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为进行科学选择,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很多时候面临选择时,孩子常会不知道自己到底最喜欢什么。 培养孩子既不能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但也不能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4.尊重孩子的每一次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最大的表现形式是有自己的选择与想法,然而我们大部分家长总是害怕孩子自己的选择会对自身不利,总是不敢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可是,如果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孩子就永远不会有选择的能力,永远没有自主性。 家长可以在把某些选择权交给孩子的同时,可以事先帮孩子准备所能用到的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并且还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如果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就要勇于承担责任。让孩子明白,即然自己做了选择就要努力做到最好,即使真得没有办法补救,也不要灰心,要当作一次深刻的教训,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妍妍的妈妈带她去少年宫报名学习钢琴,起初妍妍也乐意学习钢琴,但到了少年宫后,妍妍看到学习舞蹈的小朋友在跳着好看的芭蕾舞时,就对妈妈说,她要学习舞蹈。妈妈问妍妍是否是真的想学芭蕾舞,妍妍坚定地点了点头。于是,妍妍的妈妈就尊重了妍妍的要求,让她学习舞蹈,并要求她一定要学得最好。 孩子的决定不可能每次都和父母完全相同,父母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孩子应该这样才对,一出现与孩子意见有分歧的情况时,就毫不犹豫地扼杀了孩子的意见,否定孩子的选择。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选择常常被受到重视,这样孩子才会常常积极地作选择。 篮坛飞人乔丹的母亲曾经深有体会地说:“在放手过程中,最棘手、最不放心的问题,是让儿女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自己作出事关终身的决定,选择与我为他们确定的不同的发展道路。”总之,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每一次选择,让事实来教育孩子。 习惯感悟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很多父母把自己的未来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不如让他们自己做选择。”人生是由诸多大大小小的选择组成的,如果没有选择的能力,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主选择的习惯,为独立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