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展现自我的机会 无论内向与外向、害羞或张扬,只是个性问题,并没有优劣之分。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真才实能。为了让孩子将来能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家长须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和方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踊跃展现。展现自我,为将来融入充满竞争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现自我,收获机会。 社会是多元化的,孩子将来的发展也是多元化的。提高孩子的思想认识,引导其早点适应多元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展现自我,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是家长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什么是自我展现?自我展现就是一种社会交往或社会互动的行为。自我展现的好处很多,诸如:大大增加了让别的孩子接受自己的机会,更容易确定孩子的社会角色;自我展现让孩子有机会练习社会交际技巧,学会与人融洽相处;自我展现让孩子有机会学习更多的社会行为规范;自我展现还让孩子变得更有吸引力,更有自信,更有竞争力。 事实上,七八岁的孩子自我展现更多的是在吸引别人的关注,特别是父母和老师的关注,在学校里喜欢违反规章制度,爱揭同学的短处。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课堂,你常会听到:“老师,小明又在说话。”“老师,小杰拿了小丽的钢笔。”刚上小学的孩子已经开始关注展现自我,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得不到他人的肯定和表扬,心里就会落落寡欢。孩子只懂得爱表现并不够,还需要家长进行正确引导,让展现自我变成一种良好的处世习惯。 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帮助犹如白纸般的孩子展现自我呢? 1.鼓励孩子正确的自我展现,冷落调皮捣蛋式的自我展现。每个孩子都期望自己受到成人的高度关注,如果得不到,他们就会试图将大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比如,爸爸妈妈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小孩被冷落于一旁,无人理睬。于是,孩子故意提高电视机的音量,将玩具弄出很大的声音。这时父母如果对孩子的这种不礼貌行为进行严加制止,便会将注意力转向孩子,这是一种不恰当的关注,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有时,孩子甚至会通过打闹、受伤的形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比如,明明从小就认为妈妈爱哥哥剩过爱自己,于是上了小学的明明就经常在学校里与别的同学打架,当看到妈妈为自己受伤而焦急、难过的表情,他反而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2.展现自我并不是吹嘘自夸,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自我展现,要进行正确引导。小学阶段的孩子,自夸是一种渴望展现自我的表现,也是情绪不稳定的表现。在孩子吹嘘自夸的时候,不必介意孩子的轻微夸大;不要抹杀孩子的想象,允许孩子在他们的生活中掺杂一些虚构的成分。但是,绝不可以鼓励孩子的这种错误的行为。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要试图改变他们的性格,要循序善诱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孩子进行正当的展现自我,有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养成,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展现自我,重在引导 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都非常大,作为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勇敢地表现自己,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表扬,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的某些表现、行为加以严厉的斥责,这就会大大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变得更加胆怯,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长此以往会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造成极大的影响。展现自我,重在引导。引导得当,孩子的展现自我会成为生活的动力,否则就是瞎表现,令人不悦。 在实际生活中,家长总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当看到人家的孩子表现杰出时,不少父母常会埋怨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这样对孩子的伤害是让人无法预料的,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潜藏的才能,要多鼓励孩子的未来。 喜欢处处表现自己,渴望自己的成绩和进步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和重视,这是人的天性。对于不谙世事的儿童更是不例外,每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都不会轻易放过。对孩子这种好的表现自己的愿望,做父母的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心情好时就表扬几句,比较忙时就敷衍一下,心情坏时,不仅不鼓励孩子的行为,还对孩子大吵一番。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抹杀了孩子的表现欲。 只要是孩子特别想做的事,家长在经过权衡后应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要比我们想象到的多。他们可能会需要父母的帮助、监督、鼓励和训练,而父母也必须向他们提供这些服务。我们没有权力去为他们做所有的事情,也没权力制止他们做贡献的热心。孩子的天性决定了鼓足勇气进行各种尝试,学习各种方法,以使自己适应,使自己能够融入这个世界中。 家长的否定,对孩子的心灵冲激是最大的,家长之所以会否定是不相信他们的能力。在他们的意识中已形成一定的偏见,如果孩子帮助他们收拾桌子,当他手中拿到一个盘子的时候,妈妈会很快地说:“不要动它,你会打碎它的。”这样家长每否定一次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上投上重重的一道阴影,从而推迟了孩子某种能力的发展,或许你阻止了一个小天才的产生。 习惯感悟 展现自我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如果这种天性不尽早发挥出来的话,就会在长期的压抑中消失的无影无踪。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就看你是否敢于展现自我。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展现自我的习惯,因为机会从来只会青睐于敢于展现自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