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交流沟通的习惯 沟通与交流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基础。“怎么听”和“怎么说”的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要做到“听好”和“说好”却不太容易。生活中难免会存在着一些矛盾与悲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没能使各自的想法或心情很好的传达给对方,从而造成误解或矛盾。 让孩子学会交流沟通孩子是迈向成功的基石。 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可以为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与孩子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不管是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能够改善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加强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那么,要怎么培养孩子的交流沟通能力呢? 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交流沟通的习惯 1.父母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的习惯。 每当孩子放学回家后,父母都要空出一些时间用来创造和孩子谈话的机会,通过谈话来了解孩子一天来在学校的表现,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父母一定要当好听众,并对孩子的所讲的一些事给予及时的正确的评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态度。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关心孩子的成绩,对于孩子感兴趣的各种话题都要耐心听,并从中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适时地给以指导和引导。要用讨论的语气,少用教训的口气。在谈话的过程中还要多用启发,多从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对其加以强化。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一种习惯,父母就可以轻松掌握孩子的真实思想状态,从而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保障。 2.父母要支持并不断地鼓励孩子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老师的关爱,父母要鼓励孩子大胆地在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增进老师对孩子的了解,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要教育孩子:尊敬老师、体谅老师的辛苦,多为老师分忧解难,尤其是上课时要专心听讲,思想要集中,眼睛要盯着老师,并积极发言;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去向老师请教;要有大局意识,对老师安排的事要教育孩子尽心去完成,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完成;如果对老师有什么不满意的事,可以找个时间单独和老师交换意见,千万不要当众和老师理论,更不能做让老师下不了台的事;倘若问题比较大,要先征得父母的意见后再找老师,也可请父母与老师进行沟通。 3.父母要鼓励孩子多与同学、伙伴进行沟通。 首先要教育孩子与同学友好相处,并支持和鼓励孩子多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同学。节假日,可以根据孩子年龄,安排孩子与同学一起游玩,让孩子交几个上进又志趣相投的同学,共同进步。但对孩子要有所约束,比如:不能经常上网聊天、不能不经过家长同意结伴外出,不能和社会上的人交往过密等。要鼓励孩子跟同学之间要保持密切的关系,除了在一起讨论学习外,还要鼓励孩子在技能上多取长补短,要让孩子懂得合作和奉献的精神。如此一来,孩子便会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找到快乐,从而共同成长进步。 对孩子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起来,让孩子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快乐成长! 注重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技巧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烦恼:孩子愈大反而愈难与他们沟通,甚至不知道该怎样去跟他们交流,往往说不了几句,孩子就表现得一脸不耐烦,或别过脸去,或返回自己的房间。那么,到底要怎样才能对孩子传达友善的信息,并达到沟通的效果呢? 1.接纳孩子 必须让孩子体会到,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父母都是爱他、支持他的。不管他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也许家长并不接纳他的行为,但依然关爱他。有时只要简单的一句话:“我儿子真棒!”、“真是我的好孩子!”或“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得到了父母的认可;有时甚至不用说话,利用身体语言如微笑、拥抱、点头等,就能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爱他、支持他的。 2.表达感情 有些父母只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做一些亲昵的行为,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便再也没有亲昵的举动了,改以冷淡的态度来对待,有时甚至讨厌并拒绝孩子的“痴缠”。然而温暖的身体接触可令孩子切身体会到父母的关怀。此外,当孩子向你表达爱意时,千万不要拒绝他的爱意,否则将会影响到孩子日后与他人之间的沟通。 3.注意语气与态度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要避免过于尖锐高昂,因为这种声音带有威吓的效果。尽可能做到常对孩子微笑,以欢愉、平和的声音,显示出友善、冷静的态度。 4.不要做价值判 即便孩子不赞同你的观点,也不要否认孩子拥有自己想法的权利;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举出适当的事例以支持自己的想法,并且坦诚地分析双方的意见。如果家长不压制孩子的思想,尊重他们的想法,自然可以赢得孩子对你的敬重。 5.用积极的态度来分享孩子的感受 不管孩子是向你诉苦还是报喜,你都最好能够暂停手边的工作,坐下来细听。倘若条件不允许你只能边工作边聆听,也要对他孩子的感受有所回应,并向他表明你的想法或感受。万万不可敷衍了事,不然孩子接收不到回应,日后就会懒于跟你分享心事。 6.帮助孩子了解自己 其实有的时候,孩子对于自己的情感反应并不是太清楚,倘若家长能够表示理解和接纳,他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当他对你说:“妈妈,爷爷好偏心,给表妹买了一个绒毛小狗,都没有我的,我也要买一只玩具猫。”妈妈可以将他的感受反映给他听:“哦,你是有些妒意了,感到很不公平,但你要知道这是表妹的生日礼物啊,上月你的生日时,爷爷不是也送了你一个洋娃娃吗?”帮孩子了解自己,这样他很快就会释然了。 孩子具备了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和父母之间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更有助于孩子日后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要知道:孩子同样渴求平等,渴求与父母有个心灵的沟通,请不要对他们说“这里不是你发表言论的地方”。 习惯感悟 家长在与孩子谈话时,要有一个正向的目的,例如提供知识信息、解决疑难、说故事、分享情感、表达自己的意见等。家长如果能表现友善,不以强者的权威压制孩子,往往会得到孩子相对的友善。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它可以避免语言冲突的伤害,更能让人冷静下来,重新从客观的角度去思考,这对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有一定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