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的感觉》 cecileli




  没事的时候,喜欢一个人背着包去天安门,不为别的,只是静静地坐一会,感受一下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有时,也骑着我那辆半新不旧的自行车去长安街看夜景,看那万家灯火,人流熙攘。
  看多了,有时就想,哪一处灯火属于我呢?有家的感觉又会是怎样?
  后来,真做了人家的妻子,先生是相恋了五年的男友。
  终于,我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我们的家很小,不过是一间半的地下室, 房子还是租来的。那时,我已经怀孕了。
  依在他的怀里,我喃喃着:“我爱你。”
  “爱我什么?”像小说中的语言,他问。
  “我不知道。”他很失望。其实,真正的爱是说不清楚的,说清楚的就不是爱,只是一种语言技巧罢了。比如说,我爱看他汗流浃背奔跑在球场上的身影;我爱看他闭着眼睛装摸做样拨弄吉他的那份醉心;再比如,我爱看他慢条斯理地在人面前陈述自己的见解;又比如,一听他说饿,我就心慌……
  地下室的蚊子比较多,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先生就天天晚上睁了他警犬般的眼睛替我打蚊子,常常是一觉醒来,还见他拿着拍子在巡视,有时则是一头歪在了沙发上,手里还攥着苍蝇拍。早上闹钟报时,他却刚刚进入酣睡…… 而睡醒的我,却痴痴地守在他身边,想着有家的感觉原来就是多了一个他,多了一分洗尽铅华的踏实与守望。就是无论你今生怎样,成功亦或是失败,你心里都会有一种平安,因为你知道身后总会有一双眼睛在默默地关注着你,守护着你,支撑着你。
  终于,我们都互相不忍了。他不忍我遭受蚊虫叮咬之苦,我不忍他夜夜为我守侯,地下室的家持续了一个半月,我们决定搬家了。
  新家在东直门,他上班方便多了。只是我不熟悉环境,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待在家。不过,写点小豆腐块或是描描仕女图什么的,倒也清闲自在。先生每天都要往家打几次电话,无非是询问询问你在家干什么,还好吗,中饭做什么吃,有没有出去散散步等等。我却是那样地珍惜他送出的每一句问候,往往是电话挂上了,我还在独自回味。也许,这就是幸福吧,平平淡淡却真情浓郁,无须修饰却心有灵犀。还记得那天,先生终于答应带我去他们公司加班,我竟高兴得小孩子般地跳了起来。走到半路,雨点“噼里啪啦”地下了起来,空气中略略地起了一丝凉意。一把小伞,伞下两人。我挽着先生的胳膊,先生举着伞。他整个地把我揽在怀里,伞下的空间大起来,雨仍在下。我忽然有种相依为命的感觉,一家三口,包括这个未出世的小 baby, 此时此刻,在这把小小的伞下连得是如此的紧密,我不用担心身上会被浇透,因为有他在我身边,他温暖的臂膀把我揽得紧紧的,就是雨点再大也渗不进来。我们不自觉地唱起歌来,我真想拖了鞋在雨中光着脚丫奔跑,可这个疯狂的念头立即被他制止了,理由是:不准感冒。最后,我们决定背诗,看谁的诗背得最多。当然了,冠军的得主还得是我,虽然我以一首之差屈居第二。
  后来,我们又搬了好几次家,曾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做过邻居,也曾蜷居蜗室,连床都得自己搭。朋友们笑我打游击仗,打一抢换一个地儿,短短一年,少说也搬了五次家了;也有朋友被我们吓住了,发誓不挣到房子决不结婚;更有朋友很是为我们摇头:他们过得可真惨。我们俩却总是相视而笑,说不苦那是假的,但执子之手与子同行的个中欢乐又怎是他人体会得了的?在这辗转迁徙中,孩子也“呱呱地”来到了人世,我们欣欣然地接受了这个小生命,起名为嘉禾,其一便是谐音“家和”。因着这个孩子,我们的家更是热闹而丰富,虽然多了些柴米油盐的重量,但是好感觉是可以减轻重量的。时时充满着这种好感觉,生命的负荷便减轻了许多。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稍稍稳定些的住所,临山而居,枕着鸟鸣入睡。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射进来的时候,我心中总是充满了感谢:有家的感觉,真好。


www.tingbook.com
天方有声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