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中国的古代史上,是不怎么出名的翻遍了史书,就只那位战国四公子之一楚国的春申君比较出名一点。于是上海人捧着象个宝似的,甚至简称也叫“申”。 南京就不同了,先是六朝古都,然后是明朝的故都,还有太平天国的首都。光是别称就有几个,什么建邺、建康、金陵。还有乌衣巷中的南京,“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的南京,“金陵十二钗”的南京。再提的就是当年国民党的都城和那场空前绝后的大屠杀。然而荣荣辱辱竟都成了往事。 上海的风流应该从近代谈起,由于租界地的划分而形成的各有特色的建筑,应该是上海一景。黄埔江畔,美丽的外滩应该又是一景。这些尚且不提,光是那些电视剧就已经把上海渲染的够风流的了。象《上海风云》,最有名的要算是《上海滩》了。几乎是万口传颂,让人觉得旧上海充满的都是许文强这样的“风流人物”。。而到了现在的东方明珠、扬埔大桥更增加了上海的风流。电视剧中更多的以上海作背景了,不外战场、商场、情场。电视新闻中更多的是上海,出行参考每每必提到上海。连邓小平、江泽民过年的时候都喜欢往上海跑。于是上海人到哪里都可以自豪的称“阿拉上海人”,再土也是感觉良好,谁叫人家上海当前风流! 南京的沉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好象应该是在改革以后。以前,南京的马路是全国最宽的,林荫道是全国最美的现在这马路比南京宽的不知道有多少了,至于这林荫道,春天法国梧桐落絮的时候不往眼睛里飘就行了。以前还要把南京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现在也不叫了。什么盛大节日,重大行动,南京都凑不上一份。唯一一次香港回归时给了南京几个镜头,那还是由于当初的《南京条约》。更多的时候知识沉默。而南京似乎也是不甘于这样沉默下去的,于是活动都往自己身上揽,什么“三城会”、什么“六艺节”、什么“梅花节”每次都是大动作,可响应声似乎很小。每次只在新闻联播时给两秒的播报,更多的时候,还是沉默,偶尔出行参考时提提碌口机场,南京站可被一把火烧傻了,只是沉默、沉默、沉默。 晚上乘车经过长江大桥,会从桥上看到城市中的万家灯火,江面上泊船的灯光闪烁,才会联想起南京当初的繁华。只是,伤感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