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龙拿着自己公开发表的十几万文字作品满街寻找工作,因为文凭太低又不善言辞,不断地碰壁。庆幸的是,一家广告公司让他去复试。笔试中他从几十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最后总经理面试,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不由得自卑起来。 总经理并非想象的那么严肃,挺年轻的,三十多岁,很友善。总经理让他坐下问道:“如果你进入广告圈,该从何做起呢?” “做人。”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以前看过一些广告方面的书吗?” “看过。” “广告界前辈卫斯作品如何?” 他从脑海中苦苦地思索了一会,奥格威、贝拉……就是没有卫斯这个前辈的印象(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前辈是老总随意杜撰的)。他只好回答:“这个前辈的作品我没能读过。” 接下来的许多问题他虽都有似曾相识的印象,但就是不知怎么具体回答,只好千篇一律 地回答:“不知道。” 第二天,他背起行李准备浪迹天涯。在去车站的途中,总经理给他打了传呼:“你已经被公司正式聘用,请你三日之内到公司报到。” 后来,在一起闲聊时,他问老总:“当初面试时,你问我的许多问题我都回答不上来,为何你还录用我?”老总微笑着对他说:“你的才华从笔试中我已充分感触到,但你的为人我却不了解。其实我问的许多问题都是假的,我期望最好的答案是不知道,这就是诚实。我不需要不切实际、夸夸其谈的人在我身边。”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经理所提问题的答案并不在于答案本身,他考验的是一个人对问题的真实,对自己的真实,当我们做到时,“不知道”也能成为问题最好的答案。真诚地对待别人,你也会得到真诚地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