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导师




不久,各地都知晓,有个先知在宣讲新教义,讲地球上的所有人(不仅犹太人),都是仁慈上帝的子民,因此全人类彼此之间都是兄弟姐妹。

耶稣与朋友们一道,从迦拿走到迦百农,那是个在加利利北岸建立不久的一个小村庄。
彼得和安得烈住在该村。他俩是渔民,当耶稣踏上伟大的精神探索之旅、探究上帝的圣灵和人的心灵时,他们放弃了工作,追随耶稣。
他们一行在迦百农停留了数星期,然后决定到耶路撒冷去。
这么做出于两种原因。其一,逾越节即将来临,所有忠实的犹太人都有义务在圣殿周围守这一神圣的节日。其二,能使耶稣有机会了解首都人对他的看法。
加利利人,尽管被真正的耶路撒冷人所公开蔑视(他们认为加利利人不如在圣殿朝拜圣灵的那些人虔诚——古时犹大和以色列敌对关系的残余),事实上他们却非常友好,乐意听取新观念。
或许因为他们有时较冷淡,但仍不失礼貌。另外,法利赛人统治下的耶路撒冷,是古老信仰的强大堡垒,绝对不容异端邪说,对异教徒毫不留情。
耶稣平安抵达耶路撒冷,但还未来得及宣讲他的思想,就发生了一件事,迫使他以更快的速度离开此城。
最初,人们是杀了俘虏,供奉所信仰的神。后来,在文明时代萌芽阶段,牛羊替代了人。
当耶稣降临时,犹太人仍然用牲畜祭祀耶和华。
富人杀头牛,在祭坛上焚烧牛油牛肉,剩余的可食部分送往祭司的厨房。穷人无力负担这些,则买只羊;如果更穷,就买一对鸽子,切断咽喉。他们奇怪地认为,这种无意义货币兑换商的屠杀行为会令上帝悦纳。然而,正是这同一个上帝,心怀关爱,刚刚创造了这些美丽的生灵。
那时,大多数犹太人都住在国外(因为他们不愿放弃舒适的亚历山大和大马士革,而移回曲曲弯弯、街道阴暗的耶路撒冷,仅埃及就有五十多万),因此,很有必要提供大批牲畜,以方便那些远道而来、无法把自己的牲口从尼罗河赶到汲沦溪边来的人。
多年以前,当圣殿建成后,那些预备被宰杀的牛羊就在圣殿门外的街上买卖。后来,为了更方便祭祀者,卖主就把牲口赶进圣殿内院。货币兑换商紧随其后,他们坐在木台后,替人将巴比伦金币换成希伯来银币,把希腊的银币换成犹太人的货币。
这些善意的商人认为自己毫无对上帝不敬之意。他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这只是一种不知不觉、逐渐发展的不良习惯而已。
但对耶稣来说,他刚刚从宁静的加利利山谷而来,所关注的事远远超过经商和贸易。牛羊的叫声和换币商的吆喝声同时出现在圣殿内院,简直是一种亵渎神明的行为。上帝的住所居然变成嘈杂的市场——真是难以容忍!
他操起一条鞭子,将这群乌合之众赶出内院,可怜的牲口跟着主人惊慌逃窜,耶和华的圣殿洗雪了耻辱。
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不顾坑坑洼洼的石子路急忙冲到出事地点。
其中许多人认为耶稣做得对,把圣殿当作牛棚,就是对圣殿的肆意侮辱。
不过,另有些人非常愤怒。他们觉得在至圣所旁边如此吵嚷,或许不那么合适,但是,一个从不知名的什么拿撒勒还是加利利来的无名青年,又有何权利打乱一切,掀翻堆满钱币的桌子,令那可怜的“银行家”爬在地上四处找钱呢?
还有些人尚弄不懂其中缘由。其中一位公会成员,他是个年老忠实的法利赛派,叫尼科提麦斯。他不便公开会见耶稣。他认为,刚才这个人在这最神圣的地方的表现有失尊严。他想知道他究竟是谁,胆敢做出如此鲁莽的事。
他派人通知耶稣,天黑后到他家来。
耶稣如约而到,两人进行了交谈。交谈之后,这位法利赛人确信耶稣是完全真诚的,即便行为有些过激。加上以前听说的关于耶稣在加利利的活动,更增强了他对耶稣的信任。由于他喜欢这个年轻的拿撒勒人,就劝他尽快离开耶路撒冷。
王宫对扰乱社会秩序这类事非常敏感,而且,那些商贾们也必然会鼓动人们反对一个态度如此猛烈的先知。他不仅讲道,更善于行动。
这样,耶稣及其朋友马上离开了耶路撒冷,穿过撒玛利亚,回到加利利。
撒玛利亚这个不幸的地区,如前所述,拥有(不如说没有)一个很倒霉的、本不该有的坏名声:不信神的滋生地。
几百年前,它是古以色列王国的一部分。以色列王国衰败后,居民被驱赶到亚述。荒芜的土地交给了从美索不达米亚和小亚细亚来的移民。这些人同当地残留的少数犹太人形成了一个新民族:撒玛利坦人。
在纯正的犹太人眼里,住在这个地区的人简直低贱之极,难以启齿。我们平日出口辱骂闯入家门的冒失鬼时所用的那些恶毒的字眼:蠢猪、笨蛋、傻瓜等等,也难抵一个尖刻的法利赛人用“撒玛利坦”来形容一个示剑人或示罗人的侮辱程度。
结果,不论何时犹太人需要到大马士革或该撒利亚腓立比去旅行,经过撒玛利亚时,都快快骑驴而过,万不得已,不与当地人接触。
耶稣的朋友,都是严守摩西律法的善良规矩人,完全与一般人持相同的偏见,称他们为“下贱的撒玛利坦人”。
他们得受点教育了。
耶稣不仅在此地停留,实际还以非常友好的态度与撒玛利坦人交谈。有一次,他甚至坐在井边,对一个属于受歧视民族的妇女阐述自己的思想。
然而,当耶稣的门徒过来听这场谈话时,他们惊异地发现,撒玛利坦妇女对导师观点的理解,竟远远胜过那些“优越”的、傲慢地自以为对约法极为虔敬热忱的犹太人!
这是第一课,他们懂得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教义;这也是耶稣作为先知事业的开始。
他使用的方法非同寻常。有时,他给门徒讲故事。但是很少讲道。一句话、一个暗示就足以表达其内心思想。
在这一点上,正如在其他方面一样,耶稣是个天生的导师。正因他是个伟大的导师,他理解人的心灵,能够帮助无力自救的人们。
自古以来,总是有些人,能够对身患某种疾病的人产生巨大的作用。他们当然不能治骨折,也不能点个头就制止瘟疫。但是现在,全世界所有人都明白,意念对疾病有很大的疗效。假如我们认为某处有病,就会真的感觉到疼痛。若有人向我们保证那纯属外行误诊,病痛立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天赋经常被赐予一些纯朴善良的人,他们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尽管根本不懂医术,也能治愈病人。
耶稣,以他的极端忠实和纯朴可爱的本性,使人产生信任感。因此,毫无疑问,他能够帮助那些自感受病痛折磨、前来求救的人。
当听说这个年轻的拿撒勒人(人们盲目地赋予他先知、救世主或其他称呼),能够暂时解脱病痛时,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纷纷前来,请求使他们恢复健康。
一般的传说,总是想让故事更加圆满,于是硬将加利利的第二次旅行,描绘成一次神医的胜利之旅。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返回迦百农的途中,一个富人的孩子,当地医生已感绝望,耶稣却使他起死回生。
另一个故事是,彼得的岳母发高烧,可眨眼之间,就彻底好了。她亲自为客人做饭,热情地招待客人。
此后,病人源源不断。有人觉得自己是跛子,被人用担架抬到耶稣那里;有人长期患莫名其妙的怪病;还有各种神经质的病人等,他们只求耶稣说句保证的话,病情就会好转。
不论这些故事真实与否(死人很少复活),它们的确在加利利激起了人们的好奇与兴奋,不久,在耶路撒冷也传开了。
但是,法利赛人并不完全赞同。当然,他们对耶稣治愈本族病人感到非常满意。不过,他们认为耶稣对本族与外族不加区别,这就走得太远了。他治好了一个罗马官员的仆人,一个希腊母亲的女儿;他们还为一个非说是安息日生病的妇人解除了痛苦;他甚至允许麻风病人触摸自己的衣角,这些处于绝望中的人认为这样可减轻痛苦。
此外,耶稣还接受了一个税官作为门徒。此人受罗马人雇佣,派驻在迦百农。这些事令许多人难以容忍。这似乎是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本国事业有所不忠,几位好心的朋友就此提醒过耶稣。
尽管耶稣赞赏法利赛派的动机,但他认为自己没有错。
在他看来,无论男女、税官、政客、圣人还是罪人,都一样。
他内心认同并接受的是他们共有的人性。
因此,他必然会在这种事情上采取自己的立场。他收纳所有的门徒,并同他们去一个法利赛派所反感的官员家里吃饭,似乎坐在一位罗马雇员卑微的桌旁,是一种荣耀。
事情传到法利赛人那里,他们没有公开表态。但是,他们已经约定,耶稣胆敢再到他们的辖区去,就会对付他。后来等耶稣回到耶路撒冷守他人生的最后一个逾越节时,就遇到了一批人暗中发誓要采取敌对措施。他们明白,一旦这个不可思议的先知实现理想,他们的小世界就会完结。


www.tingbook.com
天方有声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