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当打印机吐出这本书译文手稿的最后一页,我的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仿佛是闷热的七月在星期五下午五点半的公共汽车上挤了四十分钟,到站时挤出车门一刹那的感觉,然而其实远不止这些。
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再花两倍的时间做这件事。三伏天僵坐在键盘和显示器前,断断续续一百天的时间,其中自然有许多苦,但是如果没有真正的乐趣,这个暑假就太可怕了。
这种乐趣不见得总能与人分享,因为只有那些曾经被别人的文字感动、也曾经被自己的文字感动的人,才能了解这种感觉,而每个人的感觉又有那么大的差异。
我喜欢这本书,所以真心希望把它曾经让我感动的地方再现出来,让更多的人分享。
沿着一条历史的线索,房龙讲述了一个宏大而又令许多人困惑的主题——宽容。
房龙并非不顾一切的理想主义者,他有文学家的热情,史学家的清醒,还有一些科学家的理智,他的风格是一种混合的风格。
房龙所谓“宽容”,很大程度上是宗教的宽容。宗教的博大精深,也许并不能被很多中国读者领悟,这不要紧,只要你对“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或者“孔夫子时代的中国”怀着一丝向往,就不难从书中获得一些感动。
不要让过多的话语破坏这本书的完整。
这个中文译本并非完美,所以请把你的批评告诉译者,这样他们的良心会稍感安慰。


www.tingbook.com
天方有声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