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重商主义




欧洲新建国家或王国怎样竭尽全力发财致富,什么是重商主义

我们已经看到,在16世纪和17世纪,现代国家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起源各不相同。有的是一位国王殚思竭虑努力的结果;有的则完全靠傥来之机;更有一些是其地利使然。但是,一旦国家建立,都尽量对国内事务加强管理,并尽最大可能影响国际事务。这一切当然要糜费资财。中世纪的国家没有集中的权力,也无法仰仗殷实的财库。国王从他的王家领地收受税赋,他的行政机构可以自给自足。现在集权国家要复杂得多。古老的骑士悄无踪影了,取而代之的是受雇的政府官吏。陆军、海军以及国内管理的所需以百万计。于是,问题来了——上哪儿去找这么多钱呢?
在中世纪,金银是稀罕商品。我在前边已经谈到,普通百姓一辈子都无缘目睹哪怕是一块金子。只有通都大邑的居民才熟悉银币。美洲的发现及秘鲁银矿的开发使这一切发生了变化。贸易中心由地中海移至大西洋沿岸。古代的意大利“商业城市”已丧失其金融上的重要地位。新兴的“商业国家”取而代之,而金银也不再稀奇。
通过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贵重金属开始流入欧洲。16世纪的著作家,就有关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问题著书立说,推出了一种国家理论,他们的见解似乎有理有据,而且对他们各自的国家大有裨益。他们推断说,金银都是实在的财富。因而,他们深信,一个在国库和银行的地下室里藏有最大量现金的国家,便是最富庶的国家。而既然金钱就意味着兵强马壮,那么最富有的国家自然也就是最强盛的、可以统治世界其他地方的国家。
我们将这一思想体系称为“重商主义”。它就像早期的基督徒相信奇迹、今天的许多美国商人相信关税政策一样,被人们毫无保留地奉为圭臬。在实践中,重商主义是这样发挥作用的:一个国家如想获得最大量的贵重金属节余,它必须做到对外贸易的出超。如果你对邻国的出口超过进口,迫使它送来黄金清偿债务。于是,你则盈余,它则亏损。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几乎所有17世纪国家都实施了下列经济纲领:
1.尽可能拥有最大量的贵重金属。
2.鼓励对外贸易优先于国内贸易。
3.鼓励发展能将原材料加工成出口成品的工业。
4.鼓励增加人口,因为工厂需要劳动力而农业社会无法提供足量的劳工。
5.由国家监督上述措施的执行,必要时加以干预。
17、18世纪的人民并不把国际贸易视作人力无法干预的自然力量那样必须遵循的某种自然规律,而是试图借助于政府一方所制订的正式法令、皇家法律和财政资助来加以管理。
16世纪,查理五世实行了这一重商主义(在当时这完全是个新生事物),并将它在众多属地中推广。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对此大加赞赏,并追随模仿。波旁王朝,尤其是法王路易十四,是这一主义的疯狂追随者,其财政大臣柯尔柏成了为全欧洲指点迷津的重商主义的先知。
克伦威尔外交政策的全部也就是重商主义的实际运用,而这总是直接针对他的暴富的对手荷兰共和国的。因为作为欧洲商品运输者的荷兰船主,倾向于自由贸易,因此,必须不遗余力地予以摧毁。
人们很容易理解:这样一种制度必然会殃及其殖民地。重商主义支配下的殖民地就仅仅成了黄金、白银和香料的储藏库,其开发也只是为了宗主国的利益。亚洲、美洲和非洲的贵重金属以及这些热带国家的原料,都被刚巧占有这一殖民地的国家所垄断。外人不允许涉足这些管辖区,当地人也不能与挂着外国旗的船只上的商人做买卖。
毫无疑问,一些过去从未有过制造业的国家在重商主义的推动下,其新兴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他们筑路挖河,为运输业提供更好的条件。它要求工人有更熟练的技巧,给了商人更高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削弱了土地贵族的权势。
另一方面,重商主义也带来了深重灾难。它使殖民地的土著成为最灭绝人性的剥削的牺牲品,也使宗主国居民的生活更加风雨飘摇。在很大程度上,它把每一寸土地变成了军营,世界领土被豆剖瓜分,各自依自己的直接利益而行事,时刻都在竭力摧毁邻邦的权势以攫取人家的财富。它不遗余力地强调拥有财富的重要性,把“有钱”作为普通市民的唯一美德。经济制度像外科手术与妇女时装一样来去无踪。到了19世纪,重商主义又遭冷落,流行的是一种自由、公开竞争的经济制度。至少我所知道的情形就是如此。



www.tingbook.com
天方有声图书馆